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下岗女工到茶文化的传播者3 第一篇:从下岗女工到茶文化的传播者3我的创业感想: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从下岗女工到茶文化的传播者师爱英我叫师爱英,女,云南通海县人,1993年7月毕业于云南玉溪工业财贸学校、云南玉溪高级技工学校电工专业,毕业后曾选修过旅游服务与管理和茶艺专业。毕业时分配到玉溪市红塔区轻工设备厂工作后下岗,现为玉溪康提茶业公司总经理。我一手创办的玉溪康提茶庄,发展至今已经拥有加盟连锁店11家,在云南当地也算小有名气了。面对今日的成功,再回顾过去的艰辛,我感慨万千。2000年8月,我下岗失业。对于我及我的家庭来说,那是一个非常阴暗的日子。我来自农村,中专毕业后,终于有了一个工作,自己正在努力工作,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哪想到工作没几年,就突然失业了。从每天朝九晚五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心里的失落和痛苦难以形容。更为艰难的是,我那时怀有身孕,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不管在家待产还是住院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失业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作为一个母亲,对于孩子的到来我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一个小生命即将来到我们的家庭;忧的是,宝宝能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能够得到正常的物质生活保障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呢?为起,我不知偷偷哭了多少回,泪水给了我茫然,也给了我坚强。孩子的出生给我的家庭带来了欢乐,但是生活艰辛不容许我一直沉浸在身为人母的喜悦中。孩子不到一岁,我就把他丢给母亲照顾,自己开始找工作。27岁的我失业后一直在家带孩子,思想观念基本与社会脱节,用人单位不是嫌我年龄大,就是说我专业不对口,满腔热忱地去应聘了多家单位,结果总是一1无所获。无奈之下,我先后帮别人打过零工、卖过服装、卖过鞋子、做过保险公司业务员。一年下来辛苦不说还赚不到钱,常常陷入迷茫和痛苦之中。在不断的煎熬中,直到有一天,我恍然大悟:与其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己给自己打工,无论做大做小那可都是自己的事业,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自己创业,最大的难题就是项目和资金。家庭现状让我百般焦虑。东挪西借,总算有了第一笔启动资金。多番打听和观察后,我在玉溪人口比较集中的公园旁开了一间小铺,经营手机皮套、传呼机挂件等。铺子小得可怜,一共就三个平方,摆了柜台和货架之后,再站一个人进去就满了。做完这些,我两手空空,再没有资金来周转。真叫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如何去维持正常的经营,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就在这时,政府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那就是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创业的小额信贷。2万元钱,对有的家庭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我一个下岗失业还带着孩子的女人来说,就像一个天文数字,就是及时雨,是我的救命钱,我把每一分钱都分作两分来花。每天起早贪黑,认真经营,但是收效甚微,一个月下来,收入仅够付房租和水电费。到了2003年,看到玉溪街头的小汽车越来越多,我兴起了开一家洗车场的想法。俗话说,打铁还须本身硬,我本身就是学电工的,我想开洗车场一定能赚钱。但是现实与梦想常常是相反的,洗车场开业后生意并不如我想象中好。困难却比想象中大多了,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夏天,头顶烈日;冬天,身披寒风,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勉强算略有积蓄。两次创业探索,结果都不尽如人意,我情绪十分低落。每天我都在问自己,为什么我那么努力,也不怕吃苦受累,就是得不到成功呢?有一天看书,我突然看到一句话:机会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是啊,回想前两次创业,我根本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过,没有充分了解和分析市场需求,没有合理科学的投资规划,只凭着一腔热情蛮干,当然不会成功。2004年12月,我参加了劳动部门组织的“SIYB”创业培训。课堂上,老师们生动地讲述了如何选择创业地址、创业项目、如何投资、如何扩大生产等内容,给了我许多理论指导,也给了我第三次创业的信心。于是我又开始再次寻找合适的项目。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次闲聊间,听一位朋友讲述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那种悠久而又神秘的历史迷住了我。做事不就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吗?何不开个茶庄呢?有了培训的指导和前两次创业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我这次创业谨慎多了,多方咨询,反复考察,最终我选择了与思茅康提茶业总公司合作,再次向政府申请了小额信贷,创办了玉溪康提茶业公司(即玉溪康提茶庄)。茶庄开业后,我开始寻思经营理念。玉溪茶室很多,但大多数跟棋牌室没有多大区别,只是一个为顾客提供娱乐休闲的地方。而我认为我的茶庄不应该只是一个娱乐休闲场所,还应该是一个弘扬茶文化,为爱茶之人提供品茶、爱茶、习茶、交流、沟通的场所,更应该是一所陶冶情操,养心,修德的学校。茶是品出来的,有了文化的支持,茶才能永恒。就这样,“以结缘的心分享,以分享的心结缘”就成为了康提茶庄的经营宗旨和服务理念。有了理念的支持,我把茶室与茶文化结合在一起,从装修布置到经营服务都充分考虑到了茶文化的展示。墙上挂的,是各位名家对茶的评价;屋里摆的,是各种造型优美的茶品茶饰。

Jo****31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