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什么是应用型本科 第一篇:什么是应用型本科什么是应用型本科?潘懋元本来我想谈的问题是“应用型本科的建设”,也就是如何通过应用型本科教育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后来观看了白云学院的文艺演出,我觉得白云学院已经用它的艺术语言解答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因此,在这里我只准备简单的回应一下吴启迪副部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在论坛开幕式上所提的“什么是应用型本科”。我们现在正承担一个国家的重点课题,就是关于应用型本科怎么办。根据我们初步的研究,应用型本科有这些共同的特点:第一,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为主”不是所有学科专业都只能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的高校可以培养非应用型人才,但是主要的、大量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什么我就不多说了,因为大家已经论证的很多了。第二,以培养本科生为主。某些学科专业可以培养研究生,许多院校已经有研究生了,但当前不应以培养研究生为主。第三,应用型本科应该以教学为主。我所指的以教学为主也不等于不能开展科学研究。应用型的高等学校以教学为主,同时也要开展研究,不过它开展的研究是应用性的、开发性的研究。这是我们去年到北京联合大学学习得到的结论。他们的科学研究开展得很好,但他们是应用型的大学。第四,应用型大学应该以面向地方为主。某些专业也可面向地区,甚至面向全国,但它主要是面向地方,为地方服务。这种应用型高等学校在四年前大家基本上是不提的。四年前,所有的高等学校,甚至高职院校,都是要追求成为综合性、学术性、研究型的大学。这几年来,有一个很可喜的变化。大家查一查网络,各校的自我介绍静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许多高等学校在自我介绍中已经悄悄地把“要成为综合性、研究型的大学”改变为“多科性、应用型的大学”。这说明许多实事求是的办学者已经认识到一味追高是脱离实际的。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学校数量很多,学生数10年增长了6倍,高等学校不可能都去走传统精英大学之路,应该贴近社会实际。但是,这个变化仅仅是写在书面上的,还不能说已经成为社会人士和师生的共同认识。这与传统的思想影响有关。中国的传统思想和英国相似,都是重理论轻应用,重学术轻职业。英国屡次提出要办适应于地方需要的高校,但第一次新大学运动、第二次新大学运动,以至于20世纪60年代的多科性技术学院,都已经和正在变成重理论、轻应用的传统大学。这些都表明英国传统思想势力相当强。在中国,应用型的高等学校的建设虽然被提出来,但是要成为社会以及全校师生的共识,还相当的难,还需要做相当多的说服工作。我们可以在研讨会上做理论上的说服,但更重要的是要从实证上来说服。实证上怎么说服呢?这次金融危机可能很好的说服大家要走应用型大学之路。举个例子。今年9月公布的2009年大学生就业初步统计:本科生包括传统精英教育的本科生的就业率比去年降低了六个百分点,而高职学生的就业率与去年持平。这说明,在金融危机情况下,人才市场所需的实践性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就业率更高。当然,到明年3月份,麦可思的统计出来以后,我们才能真正明确情况究竟如何,但是现在已经看出这个迹象了。2008年,根据麦可思的调查,全国自主创业的学生占全部毕业生的1.2%,其中,高职生占1.8%,一般本科生占0.8%,而最低的是“211”工程学校毕业生,只占0.6%。也就是说,应用型大学在创业上,体现了它自身的优势。温家宝总理最近讲了两个“不适应”:第一个不适应是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家都走精英教育的道路就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要求。第二个不适应是教育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国家现在需要量最大的是各种应用型专门人才,如果我们培养的不是应用型专门人才,那就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我认为,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不是转变我们写在纸上的观念,而是要实实在在的转变师生尤其是办学者、主管部门的观念。那么转变观念之后就行了吗?还不行,许多具体问题如果不解决的话,应用型高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不能落实。第一,课程建设。现在我们的课程主要还是按照学科理论来设置的。这是传统的研究型大学的课程建设的道路。现在全国有三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它们对待理论的态度是不同的。研究型大学对学生的学科理论要求应该是培养的人才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因为他将来要从事研究工作。高职院校对于理论的要求是“够用”,以理论“够用”作为标准。应用型本科教育既不能按照研究型大学来要求学生的理论又深又厚,也不能按照职业教育只要“够用”就可以,应该要求什么呢?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就是理论的科学性很准确、实在,但是不要求过深。具体来说,一个正确的理论摆出来,把它说清楚,让学生能够掌握这个理论,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理论的来龙去脉、构成学派等等,就适可而止。应该着重于这个理论如何转化为实践,如何应用到实践中去。第二,教材建设。现在有许多地方院校,尤其是新办院校,也都明确他们不能够再走研究型大学的道

努力****骞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