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从故事中学点经济学(一).docx / 文档详情
从故事中学点经济学(一).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5万字
约25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故事中学点经济学(一).docx

从故事中学点经济学(一).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故事中学点经济学(一)

第一篇:从故事中学点经济学(一)2009-09-15,2009-09-17本期话题:从故事中学点经济学(一)长期以来,不少人觉得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艰深晦涩,读不下去。对成语、寓言故事,却觉得一点就通,很好理解。其实,在本质上,凝结着古人智慧的成语、寓言故事与现代经济学有很多相通之处。言简意赅的成语、故事中,含有经济学的智慧,并让普通人更好地去认识它、理解它。故事一吕尚,又称姜子牙,年少家贫,却是一位才俊之士。服侍他多年的妻子见他不慕名利,便与他解除夫妻关系。吕尚依旧每天只是读书钓鱼,独身又过了很多年。一天,西伯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与钓鱼时的吕尚相遇,惊讶于他的才华,立即拜之为军师。当年的妻子精心打扮后,直奔吕尚家,要求恢复夫妻关系。吕尚突然把身边的一盆水泼洒在地上,说两人的关系就像这泼出的水一样,无法收回,并把她赶了出去。“覆水难收”,指泼洒到地面的水就再也难以使其重新回到盆中。比喻一旦失败便无法挽回。何谓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从“覆水难收”典故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如何看待成本,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掌握经济学基础的重要标准。我们以吕尚的故事为例,整理一下经济学中关于成本的思考方法。经济学中,因某些活动而消耗的价值称之为成本。花钱买东西,对买方来说,花费的金钱就是成本。当然,消耗的价值不一定仅局限于金钱。某一行为产生的疲劳以及挫折所带来的不愉快等,都属于消耗的价值,我们都称为成本。要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必须懂得如何去正确地计算成本。经济学中所讲的成本,指的就是用于将来经济活动的开展所消耗的物品、服务资源。或者也可以指一种机会,可以将这种机会称之为“机会成本”。在此,关键的是“用于将来”这部分。对于已经花费的不可能回收的东西,或者说不管采取什么手段都无法节省的费用,我们将其称之为沉没成本,也称为沉淀成本或埋没成本。在经济学当中,并不把沉没成本看作一种成本。简单来说,经济学中所讲的成本,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感觉到的费用减去沉没成本所得到的差额部分。这样考虑的理由很简单。因为这部分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无论如何,你都必须支付。因此,要想合理计算成本,应该将沉没成本排除。换句话说,因为水已经泼出去了,再也无法收回,对于不可能改变的事情不应该将其列为考察对象。我们举个例子。假设有这样一个“不幸”的男子,花了1000元买到一张演唱会的门票,可是演唱会当天患了流行性感冒。假设票是不能退的。这时,这名男子应该考虑并比较两种“成本”。第一种是去观看演唱会所能带来的满足感,第二种是因观看演唱会所带来的对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而不应该把1000元也考虑进去。想得比较细致的人会将看演唱会时将流感传染给其他人的可能性也算做是成本的一部分。但无论如何,已经花费的这1000元,是一种“覆水”,应该把它从考虑对象中剔除。沉没成本考虑不周导致损失先举个例子来让大家体会一下对沉没成本的考虑不周会导致怎样的损失。你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吃自助餐时,不惜命地狂吃,最后把肚子给吃坏了。其实这类事情发生的原因就是大家想把花出去的钱吃回来,吃够本,所以大家都拼命地敞开肚皮往里填。过后就开始后悔。产生这种不合理行为的原因就在于你忘记了这种费用其实就是一种沉没成本。如果能把握这一点的话,大家就会和自己的肚子商量之后再决定吃多少。运用覆水难收这一原则,将费用排除在考虑对象之外,就不会有“吃够本”这一想法产生。这里有一个方法,可以验证你所做的决定、行动有没有真正遵循覆水难收的原则。我们可以设想两种情况,一种是不花钱,一种是花钱。自己可以看看这两种情况下的行动是不是会导致同样的结果。如果结果不同,就说明没有真正地遵循覆水难收的原则,没有看到沉没成本的存在,那就应该冷静地重新进行考虑,查找产生不同的原因何在。判断沉没成本的时机理论就先讲到此为止。从日常生活的感受来看,还会有很多读者对沉没成本理论感到困惑。还是举演唱会门票的例子。好不容易花了1000元买来的票,只有充分有效地去利用它,钱才算得上没有白花。这种思考方法确实没有错。要不然,我们花钱却不去看,白白浪费了一张门票,而经济学却告诉我们说不去看才是合理的,那经济学岂不是太让人怀疑了?实际上,“充分有效地利用”这一思考方式是没有错的,“够本”、“不吃亏”的这种思考方法也完全正确。很多人对沉没成本抱有困惑也情有可原。那我们这种日常感受中,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了呢?答案就是:判断花钱值不值的那一瞬间,那个时机。就如演唱会的那个例子,在买这张门票的那个时间段,就应该考虑将来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它。用经济学理论考虑,在买这张票时,应该将所有倒霉不幸的事情,比如自己因流感而不能去看,或者是其他急事导致门票无法转卖等这些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也就是说,你买这张票时,也要考虑到买了之后它可能用不上、作废、损失等。“够本”、“不吃亏”的这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从故事中学点经济学(一)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