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当前的司法改革进展.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3.1万字
约53页
0
4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当前的司法改革进展.docx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当前的司法改革进展.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当前的司法改革进展

第一篇: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当前的司法改革进展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当前的司法改革进展情况——读《比较法总论》有感2008级在职法硕集中班学号:08250521姓名:黄海锭在中国,外国法制史的概念被定义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除中国以外的世界各国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但在西方,则没有称为“外国法制史”(ForeignLegalHistory)的学科和课程。和我国法律制度相近的大陆法系,对外国法制史的教学,是通过比较法这门课来实现的,而在这方面最著名的教科书,在法国有达维德(R.David,1906~1990)的《当代主要法律体系》,在德国则有茨威格特(K.Zweigert,1911~)和克茨(H.Kotz,1935~)合著的《比较法总论》。《比较法总论》被誉为研究比较法学中不可跳过的一本名著,书中从比较法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开始,详细述说了法国法、德国法、英国法、美国法、社会主义法系、远东法系的起源、历史变革与法制特点,充分比较了大陆法和普通法之间的特点与区分,其中对社会主义法系作了负责并有意义的研究,对于研究我国这个传承苏联法律制度的国家,研究探讨当代司法制度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比较法总论》由潘汉典教授译于1993年,当时贺卫方教授还是中国政法大学的讲师,负责翻译其中的第六、九、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章。转眼近三十年过去了,贺老已贵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教授。笔者有幸在中大法学院复院30周年的法学论坛上,得以聆听贺老的讲话,现场感受了贺老的人格魅力,就贺老所提出的“中国当前的司法改革进程状况”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贺老对现时中国的司法改革进程状况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认为“现在的局势是,一些人要否定过去十多年的司法改革的最基本的思路。他们认为,不能走专业化道路,要走大众化道路。”本文并不打算讨论何种道路的对错,而仅仅想从《比较法总论》的阅读中,表达自己对这问题的感想。一、当前司法改革进程状况①毫不夸张地说,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就是法制建设的三十年,中国的司法改革进程的开端,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较为被人认同的是时间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正式提出“司法改革”。紧接着最高法院推出“第一个五年改革纲要”,系统规划法院系统改革的开展。回顾过去的十年,司法改革给中国司法带来了众多突出的成就,尤其表现在司法人员的职业化、司法程序的制度化、司法功能的扩大、司法独立的增强等方面。然而,十年司法改革路,却并没有给社会带来期待中的司法成效,司法公正的构建仍然步幅维艰,法院公信力没有真正建立,司法腐败层出不穷,案件申诉络绎不绝,人民对法院的满意度屡创新低。面对这种情况,司法改革必须要提出回应,2008年11月,中央政法委员会出台的《司法改革意见》,提出了新一轮司法改革的总方案,着重布置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政法经费保障等四个方面改革任务。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深化,有关司法职业化、司法精英化与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的论争也日趋激烈。在法院系统中,最高人民法院王胜竣院长按照中央的改革方②③向要求,提出了“法院务必增强政权意识”,“人民法院要立足国情提高司法能动性”,①②贺卫方:《不走回头路》,经济观察报,2008年7月12日。王胜俊院长在《全国法院审理刑事大案要案工作座谈会》的讲话,华西都市报2009年8月31号③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10日在“陇县法院‘能动司法模式’研讨会”的讲话“法院审理案件要从党和国家大局出发”等口号和说法,在实际工作中强调人民法院调解工作的重要性,重新宣传和重视过去曾被认为不符合程序正义原则和司法特性、已经过时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始自陕甘宁边区,由马锡五开创的一种走群众路线的审判方式,归结为“就地审判,不拘形式,深入调查研究,联系群众,解决问题”)。现时的司法改革,从学术和媒体的舆论来看,正走在了十字路口。以司法职业化和司法独立性的第一阶段改革证明存在众多问题,而现时的司法改革却有往以前被论证批评的道路上回归,这不禁使众多法学家和实务工作者不仅产生了疑惑,司法改革路该往何方?二、从比较法角度看中国的司法职业化⑤左卫民先生曾经研究了十年司法职业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导致中国司法改革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宏观层面来反思,可以将其中的原因归纳为‘应然改革主体的缺席’、‘改革理想的偏失’、‘改革条件的匮乏’等三个方面。”其中改革主体的缺席着重讲了“作为改革对象的‘司法’自身成为了推动改革的中坚主体,即主导与推动司法改革的主体是司法权力机关自己,民众不能发挥充分的影响力。”和“应为改革主体的“民众”,却在改革中明显缺席。”的问题。我认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从比较法的角度看当前的司法改革进展

文档大小:4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