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从中日关系中看待理性爱国 第一篇:从中日关系中看待理性爱国爱国热情与理性爱国—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发展考点:(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2)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3)中日台湾问题;(4)战后日本经常援助中国(如汶川地震);(5)2011年日本9级地震引发海啸、核泄漏事件。理性爱国: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特别是2010年9月7日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以来,人们对中日关系的发展走向格外的关注。想了不少老问题:例如,中日关系的历史问题。从近年来的国际形势和日本国内政局的变化来看,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不仅受到中日两国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且也会受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因素的影响。日向认为,影响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因素很多,但简单说——既有许多有利因素,也有不容忽视的不利因素。从有利因素方面看: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历史表明,尽管两国关系在发展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是对立,但友好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主流。世纪之交的中日关系,应从两国关系存在的有利条件中去寻找双方相互依存的可能性,在当前维护和发展长期稳定的中日关系。其有利因素有:第一,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冷战的结束使国际形势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苏联解体,两极体制崩溃,世界正处于新旧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明显特征是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和发展经济成为各国和国际关系中的重点,同时,包括中国、东盟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崛起。虽说美国成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但由于世界多极化、大国间实力差距的缩小和相互制约作用的增强,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正趋于下降。随着时代的变化,亚太地区的关系和格局也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中国、韩国、东亚各国已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内部混乱、软弱可欺的状态,中俄之间相互接近,日俄关系有所改善,中韩建交,整个亚洲出现了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高速发展的局面,也为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第二,中日之间的经济合作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依然将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日经济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变化,两国之间经济关系由原来的贸易为主,发展为由贸易和直接投资为主的经济关系。“在经济合作领域,我们两国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进入新世纪后,两国贸易量每年以百亿或数百亿美元的增幅递升,这样高的双边贸易增长幅度在国际上是罕见的。到2006年底,中国一直仅次于美国,是日本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日中贸易占到日本外贸总额的17.2%,仅比日美贸易额少0.2个百分点。到2007年3月底,日中贸易额超过日美贸易额,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日相互投资亦稳定增加。日本是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到2006年底,日本对华累计实际直接投资达580亿美元,直接和间接地为中国创造了920万个就业机会。中国对日本的投资从无到有,逐年增加。到2005年底,中国对日本的投资为11.8亿美元。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对日投资将稳步增长(尹承德:中日经济关系的新变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7-08-27)。中日经济关系的发展充分说明,中日经济关系既是互利的关系,也是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基础。第三,政治、历史和文化上的相通为中日关系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政治方面看:中日两国经历了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政冷经热”阶段后,又经历了“破冰——融冰——迎春——暖春”的首脑外交,确立了第四个政治文件所规范的“战略互惠关系”,这不仅是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政治共识,更是两大民族根本和长远利益的需要。从历史方面看:中日两国历史渊源相通,两国人民在传统文化领域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共同点,双方的文化交流过去、现在和今后都是两国关系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日本都是东亚区域内的重要国家,两国一衣带水,自古就有交往的历史,在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相互影响比较大,正是由于两国间文化的深刻影响,使中日民众之间形成了无法割断的历史联系。从文化方面看:在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过程中,有很多留学生在各个领域运用自己留学的经验和所学到的知识,为两国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随着两国人民相互理解的加深,文化上的相通必将更加成为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有利因素,必将对新世纪中日关系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中日经历了9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政冷经热”阶段后,又经历了“破冰——融冰——迎春——暖春”的首脑外交,确立了第四个政治文件所规范的“战略互惠关系”,这不仅是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政治共识,更是两大民族根本和长远利益的需要。从不利因素方面看: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日本内部政局的变化,中日之间存在的分歧和摩擦也日趋表面化,特别是对日本侵华历

明钰****甜甜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