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伊索寓言 第一篇: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的神韵很早以前,我至少看过几篇《伊索寓言》,但浅尝辄止,似乎觉得就那么回事,早就过目而忘了。最近在读意大利人维柯著、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译的《新科学》,在文学方面主要涉及荷马史诗,也有几句话涉及伊索,所以就重读了一些书,并写下这篇读书笔记。关于维柯,据介绍,他是十七至十八世纪人,从初读《新科学》来看,好多头衔都可以适合他,比如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宗教学者,神话学者,哲学家,美学家,等等,算是一个头等的大学者不为过。关于伊索,众知他是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古希腊社会的一个奴隶,富有智慧,会讲寓言故事,其中含有哲理,直到现在,看了都会觉得又好玩又有益,能给人开窍。据研究,伊索寓言并非仅出一人之口,在伊索之前之后都有人讲述这样的寓言,当然,其中必以伊索最著名,所以人们把这类作品都归到他的名下。这些寓言,除了流传下来的,还有许多湮没了的。目前中国出的伊索寓言集里含有四百个左右的故事。我们会发现不同出版社出的文字不一样,好在内容大意还是差不多的。中国古代也盛行讲寓言故事,《庄子》最为著名;寓言故事在《山海经》、《韩非子》这些著作中也有很多,有的寓言后来被概括成一个简洁易记的成语,显示了汉语言的魅力,解释开来就还原为一篇寓言故事,似乎给复述这个故事的人们提供了创造的空间,而不受拘泥,比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等,是一笔丰富深厚的文学遗产。当我们谈《伊索寓言》时,就自然想到了众多的中国古代寓言及其成语,有着自己的民族特点和思想文化内涵。从我粗略所见的国内两个版本中国人所作的《序言》看,学者就《伊索寓言》给我们的讲说,有两个层面,一个是从外部讲进去,即从古代世界史文化史等方面,观照《伊索寓言》的内容意义及其地位,比较深广,这实际上就是沿着维柯开辟的路往前走,另一个是从内部讲出来,主要从作品本身的内容来作考察,也结合古代世界史的情况来作适当说明,这较为靠近,总之都是有内有外、内外结合的,这样力求准确认识《伊索寓言》的内容含义。研究和阐释有所不同,随着意识和方法的不同,对同一则寓言的阐释,就可能不同,人们会不断发现其中新的意义。比方说,正如学者指出的,伊索寓言里“狼来了”的故事,过去人们一般认为这是说明撒谎骗人、自食其果的教训,但如今人们却读出了人类某种处境和态度的一种可悲性,一方面是孩子的孤独无助,一方面是成人世界的1麻木无知,有一种“救救孩子”或“救救我”、“救救他”的主题。的确,我们也感到,这个意义早就是存在的,但过去人们一般没有强调它。奴隶伊索在创作这篇寓言时,他自己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出这样的故事来的,故事讲出来之后,听众是如何理解的,要定于一论,大约永远不可能也不必要。《伊索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至少我们可以对它作六种分析:社会的分析,人性的分析,艺术的分析,文化的分析,语文的分析,思想的分析。下面我就把随手翻阅的一些《伊索寓言》,放进这六个筐子里去。中国庄子的寓言“庖丁解牛”给我们描绘了一种条分缕析的极致境界,可望而不可及,但我们可以朝那个方向尽力而为。本文结合着初步阅读《伊索寓言》与《新科学》写成,肤浅不当之处,敬请指教。1,社会的分析伊索寓言里,充满血淋淋的动物故事,说的是一种动物如何去吃另一种动物,或者一种动物如何被另一种动物吃掉,或者一种动物如何机智地暂时躲开了被另一动物吃掉。在这些故事里,主要的食肉动物有狮子,狼,害人的动物有毒蛇,还有些食肉动物本身也有被吃掉或遇害的危险,如狐狸、老鹰,主要的经常有被吃掉的危险的,有牛羊、驴、鸡、兔、鹿之类,此外活跃在寓言里的,还有黄鼠狼、老鼠、青蛙,以至苍蝇蚊子等等。伊索寓言在我们面前展开的一大幅生动图画,呈现着“丛林法则”之下的弱肉强食的景象。但是,讲寓言并不等于讲动物世界,寓言里的这些动物故事,都是为了人的社会而讲述的,都是面对人的社会的有感而发,是借着动物世界来说人的世界,是对人的世界的刻划,讲出来是为了批判、讽刺或者教育与安慰人的世界的。狼与羊的故事很多,其中有一个故事说,狼看见有只山羊在悬崖峭壁上吃着稀疏的草,那悬崖峭壁狼上不去,就对山羊说,你在那里有生命危险啊,下面的草又多又嫩,你还不如到这下面来。聪明的山羊说,你根本不是关心我,你是想吃掉我呢。这个动物故事所要说的真理,现在看来很简单,是说狼会吃羊,狼对于羊决不会是仁慈的。这个真理对于当时伊索所处的社会,是一种比喻和揭露,就是指出社会分为了两种人,一种就像是狼,一种就像是羊。维柯在《新科学》第200节写道:“一切野蛮民族的历史都从寓言故事开始”。也就是说,人类野蛮时代的古代史,是被表现在寓言里的。那么诸如狼与山羊这样的寓言故事,所反映的历史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野蛮情况呢?维柯在《新科学》第425节提到《狮子的份儿》这篇伊索

醉香****mm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