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传染病预防及控制知识试卷 第一篇:传染病预防及控制知识试卷传染病预防及控制常识测试题姓名:分数:一、填空1.儿童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等。2.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有()、()、()等。3.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疾病,蚊子传播();虱子传播()狗()苍蝇传播()等。4.通过日常接触传染病有()、()、()、()等。5.通过血液传播。如()、()、()、()等。6.传染病的传播有三个环节有()、()、()。7.传染源是带菌者和病人,主要通过()、()、()。8.控制传染源必须做到三早:()、()、()。9.学校出现较大范围的传染病疫情,必须即时上报()、()。10.学校出现传染病疫情,必须在()的指导下进行有效防控。二、判断题1.易发传染病的季节,不到有传染病人的家里串门,尤其是儿童。()2.割断传染源,必须对病人的排泄物、接触物应进行及时的彻底消毒。()3.打疫苗可使人得到保护,打过疫苗就意味着进了“保险箱”。()4.流行性感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5.发现孩子得了传染病要迅速隔离,切断传染途径。()6.患了传染病可以去公共场所了,反正已经染上了。()7.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可以马上接种腮腺炎疫苗。()8.麻诊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病人曾住房间宜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9.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防止病情传染。()10.学校是一个人员密集场所,因此传染病更加容易传染蔓延。()三、问答题1、控制传染病有哪些途径?2、怎样提高自身免疫力?3.去医院怎样避免交叉感染?答案一、填空1.如麻疹、水痘、流脑等2.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3.传播乙脑、传播斑疹、伤寒;能传播狂犬病;痢疾等。4.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5.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6.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人群。7.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传播。8.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9.教育主管部门卫生防疫部门10.卫生防疫部门二、判断1.对2.对3.错4.对5.对6.错7.错8.对9.对10.对三、问答1.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不到影剧院、商场等人员多的公共场所去,尤其是儿童、孕妇、老人。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戴口罩。去公共浴池最好洗淋浴,自带毛巾、拖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病从“口”入。凡是可能沾染上病菌、病毒的地方以及食物、用具等均应进行彻底消毒。2.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合理营养,注意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增强抗病能力。按时注射各种防疫针,提高特异性免疫力。3.教育孩子到医院后不要乱摸乱动。在医院内不要吃东西。带孩子到医院看病的时间要尽可能短些。带孩子先到儿科分诊台(儿科服务台、初检台)。带孩子看完病回家后要洗手。第二篇:传染病及其预防知识传染病及其预防春季流感的预防知识春夏季节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肺结核、麻疹、水痘、腮腺炎等。鉴于近期为各类传染病流行的高发期,为了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下面介绍几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相关防治知识,供广大师生做好预防,搞好个人、家庭和社会环境卫生,达到有效预防控制疾病的目的春季传染病的预防常识传染病预防措施:1、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这一点在大家日常学习生活场所主要场所的公寓显得尤为重要。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4、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像有的人打电子游戏机、上网冲浪,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5、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

贤惠****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