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传统文化全册备课 第一篇:传统文化全册备课五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一、学情分析:有人曾经说过:没有经典的文化是没有灵魂的文化,没有经典的人生是没有希望的人生。作为源头活水,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而弥新。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经典内容知之甚少,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学习现代语文知识上,而6-13岁是孩子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正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的大好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实际上是在和先哲交流思想感情。持之以恒,坚持数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定会滋养他们,成为他们的文化积淀,使他们终身受益。二、教材分析:全册分为九个单元,分别为,“蒙书诵读”,“诗词诵读”“魅力汉字”,“古代都城”,“饮食文化”,“诗词诵读”,“传统戏曲”,“历史名臣”,“科学技术”。三、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指认式诵读中使学生扩大了识字量,在吟诵表演中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利用13岁以前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四、教学措施:1、传统文化旨在培养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得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得背诵过多的内容,给学生造成太多的学习压力,教学形式一定采取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4、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教学过程中一定引导学生搜集更多的资料,尤其是在“名人长廊”这一单元,只有搜集足够的作者的资料和作品,才能更好的理解作者本人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并引入实践。5、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第二篇: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一年级传统文化全册备课章丘市白云湖镇中心小学孙德凤2013.9第一课笠翁对韵(节选一)教学内容:《笠翁对韵》(节选一)教学目标: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国学素养。教学重点:学习理解“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教学难点:理解诵读内容,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准备:课件、对联录音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引导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过春节的时候,大门上都贴对联吧?对联必须对仗工整,合乎韵律。今天我们要学习《笠翁对韵》就是一本诗韵对仗的书。作者是清代文人李渔。2、解释《笠翁对韵》3、出示题目:笠翁对韵(节选一)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1、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2、领读一遍。三、释读1、学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拼一拼,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圈出来。2、讲解:(1)、找学生读韵文(2)、学生提问题(3)师生共同解决。3、重点点拨:山花对海树苍穹下响高舂青春3、学生一起说文意。三、指导朗读背诵。1、同桌读2、小组赛读3、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4、背诵儿歌(1)、同桌学生边拍边试着背诵,比比谁背得快。(2)、小组内互相检查。四、课后拓展:1、利用课余时间背熟2、收集身边的对联,和学生交流。板书设计:笠翁对韵(节选一)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晨对午,夏对冬。下晌对高舂。青春对白昼,古柏对苍松第二课笠翁对韵(节选二)教学内容:《笠翁对韵》(节选二)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对仗语句,培养语感。2、初步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3、基本了解诵读内容,提高国学素养。教学重点:熟练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内涵,能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教学准备:课件、对联录音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茂学****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