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信息技术工作计划 第一篇:信息技术工作计划信息技术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不断提高一线教师的综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整体水平。全心服务于教师,使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的整合;全心服务于学生,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二、工作重点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加强教学信息的交流,加大上网时间,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培训、技术技能的学习和研讨,使每位教师都具有运用信息技术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2.加强学科教学:组织好教师积极参加中心信息技术展示课的活动,以此展示我校信息技术工作的最高水平,并加强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推动教师信息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3.加强教育研究:运用教学理论知识指导工作,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科研,使学校教学整体水平不断得以提高。4.加强资源管理:鼓励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制作有创意、有实用价值和保留价值的教学课件。加强学校信息资源的管理工作,做到资源共享。三、具体措施1.参加中心信息技术展示课,通过评比,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水平。2.学习相关的理论性文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3.做好学校信息资料借阅记录和管理,提高使用率,保证完好率。4.积极配合教导处、政教处工作,加强各类优秀课的录制、翻录翻刻工作,以及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临时性工作。5.做好学校像片电子档案的存档工作。各月安排:九月份1.制定好学校信息技术工作计划,并上交中心。2.发放各班使用的录音机及配套磁带。3.检修各办公室、教室、备课室的电教设备,保证教师的正常使用。4.配合学校教师组织好新学期学生信息的整理与输入工作。十月份1.订出本学期信息技术展示课的人选、科目、时间、地点并于十.一放假以后把展示课的相关材料上交到中心信息技术组。授课前再将教案及教学设想以书面形式上交信息技术组长。2.加强理论学习,把中心打印下发的信息技术教学方面较为前沿的文章及时发放到教师手中,供广大教师随时学习。3.配合政教处组织好十.一的庆祝活动。十一月份1.按中心整体规划,有计划听信息技术展示课。2.检修各办公室、教学班的电教设备。十二月份1.收集整理教师自制的教学课件,选取优秀课件参加中心课件展评。2.配合学校各项活动,做好各种音像资料和电子像片的存档工作。2006年1月份1.配合教师做好期末复习和考试工作。2.自查各校的电教管理情况,包括电教帐、电教资料登记薄、借阅记录、信息技术管理员规则;对教学录相资料进行养护、维修、防盗、防潮的工作,安全度过假期。3.做好信息技术工作的总结。第二篇:信息技术工作计划电脑老师工作计划一个学期工作开始了,细心想下这个学期的工作,我发现主要有值日、教学、跟车方面的工作,现对它们制定以下计划:一、值日本学期我值日主要在校门口和娱乐场,这里是学生主要活动场所,特别是小学生经常在那里你追我跑,容易出现事故,所以针对值日,我制定以下安排:1、禁止跑闹。2、禁止学生玩些激烈的游戏3、保洁卫生二、跟车本学期我跟6号车,它行走的路线是益群市场方向和狮岭镇方向。在接学生过程中,我制定以下标准:1、严格遵守到点时间2、严抓校车上纪律3、严控校车上卫生4、下午放学第二趟车,严格要求排队,并且严格监督没排队的学生,要是发现,及时批评教育。三、教学1、备课上课之前学好教案或做好课件,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把握好教学重难点,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教好一堂课。2、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要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要注意对后进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找出不足。3、内容安排本学期,本人教学主要小学部三、四、五年级。针对小学生,教学做以下安排:(1)三、四年级:①、认识电脑结构,主要在硬件方面,还有电脑在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应用。②、简单操作计算机,知道怎样打字,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2)五年级:①、掌握文字录入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培养正规的习惯。②、认识操作系统,了解word软件,了解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谢妃南2012年2月21日第三篇:信息技术工作计划学校信息技术工作计划(2010——2011学第二学期)萌山小学信息技术部2011.2.20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教育和

志信****pp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