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要点 2021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要点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新时代新城管新作为为导向,遵循人性化、精细化、智慧化、法治化要求,围绕“改革再攻坚、治理再突破、服务再优化、基础再夯实”总方向,重点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新进程,为努力打造智造名城、创新名城、开放名城、生态名城,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大城市贡献“城管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一、聚焦政治建设,推进从严治党纵深发展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握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为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更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二、聚焦精细管理,推进城市品质持续提升1.扎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重点扩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覆盖面,逐步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法规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设施体系和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居民小区开展撤桶并点试点工作。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系统,推动有害垃圾处理体系建设。2.整治提升街区环境。以《城市市容市貌干净整洁有序安全标准(试行)》《安徽省城市街区整治提升导则(试行)》为指导,继续开展以市容环境卫生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示范道路”“示范街区”“示范小区”试点工作以及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在示范项目的基础上扩大覆盖面,推动市容环境品质提升。3.提升园林绿化品质。优化城市绿道网络,加快城市绿道步道互联互通,打造街头绿地游园。持续推进园林重点工程建设,启动中江公园木栈道改造等工程,新增、提升城市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新增绿道27.33公里。4.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全面开展城市排水防涝体检,启动灾后重建,修编城市排水防涝专项规划,编制“十四五”城市排水防涝建设规划。完成排水管网、过街箱涵清疏工作,全面开展城区道路易涝点和隐患点整治,提升城区排水防涝综合能力。5.强化城市市容市貌管理。以《芜湖市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为依据,规范户外广告设置审批程序,推进户外广告规范整治工作,依法拆除违规户外广告。加强报刊亭规范管理,着力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堆乱放等问题,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6.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加大环卫设施设备投入力度,提升城市道路机械化水平。推广“一把扫帚”和“日扫夜洗”模式,实现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洒水降尘全覆盖。开展路见本色深度保洁行动,全面提升环卫精细化作业水平,打造芜湖环卫品牌。结合城乡统筹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继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115”示范项目。实施厕所精细化管理,规范设置标识标志,落实“一厕一人”保洁要求,继续打造公厕建设管理精品亮点。7.加大市政设施管护力度。对市政道路、桥梁设施开展拉网式排查整治,提升道路品质。做好路灯设施管养,确保亮灯率常年达98%以上。全面清理、整治井盖损坏、丢失现象,保证窨井完好。8.强化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推广使用新型智能环保密闭运输车辆,充分运用建筑垃圾智慧管理平台,对建筑垃圾清运实行全程管控。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理,推行分类管理,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场设置和处理项目建设,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开展存量治理,减少建筑垃圾污染。9.巩固违法建设治理成果。加大违法建设治理督查督办力度,进一步完善违法建设防控体系,推进“无违建县(市、区)”创建工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拆除,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实现零增长。三、聚焦项目攻坚,推进重点项目落地见效1.推进智慧城管系统建设。认真落实安徽省智慧城管建设导则,加快推进市县区级数字城管平台功能拓展和智慧化升级,实现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建设智慧园林绿化管理系统,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推进“城市智慧排水”管理体系。2.推进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建设。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要求,加快推进芜湖绿洲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焚烧处理技术改造升级项目,开工建设三山经济开发区餐厨(厨余)废弃物处置特许经营权BOO项目,建成投产无为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稳定运行繁昌区水泥窑配套建设协同处理飞灰项目。3.开展城区环境整治提升第一年行动。以中心城区道路、轨道交通1号线及2号线一期沿线环境整治提升为重点,对沿线市政设施、绿化、户外广告、店招等

曾琪****是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