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共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8.5万字
约155页
0
10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共5篇).docx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共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共5篇)

第一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说明根据教育部的有关决定,2010年起开始实施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这是自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的决策,有效引导教育硕士培养院校的相关工作,切实保障生源质量,从而为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2009年8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举行专项工作会议,决定组织专家编写《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并委托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张斌贤教授具体组织实施该项工作。根据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决定,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于2009年8月上旬成立了由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南大学张大均教授,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华中师范大学涂艳国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杜成宪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张斌贤教授等组成的编写组,负责编写《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编写组完成了大纲和指南的初稿。为保证大纲和指南的编写质量,2009年9月中旬,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石中英教授、伍新春教授、于述胜教授和河北大学贺国庆教授对编写组提交的大纲和指南初稿进行审定。此后,编写组又参考他们的意见做了进一步修改完善。本书教育学原理部分由涂艳国教授组织编写;中国教育史部分由杜成宪教授组织编写;外国教育史部分由北京师范大学王晨副教授和张斌贤教授编写;教育心理学部分由张大均教授和郭成教授组织编写。张斌贤教授负责全书统稿。其他参与编写人员为吴小玮(华东师范大学)、郭军(华东师范大学)、王鑫强(西南大学)、刘传星(西南大学)、周海霞(西南大学)、高淳海(西南大学)同志。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始终得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一如既往的大力支持。魏运华、吕达、刘立德编审和韩华球编辑为本书的编写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书为教师命题和考生复习提供了依据和参照。希望各高校创造性地使用大纲和指南。考生在阅读使用本书时,要正确理解和领会指南的内容,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而决不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09年9月目录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教育综合科目)„„1一、考查总目标„„l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三、考查范围„„1四、样题„„18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指南(教育综合科目)„„19第一编教育学原理„„19第二编中国教育史„„93第三编外国教育史„„150第四编教育心理学„„20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教育综合科目)一、考查总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人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的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如下。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题,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4题,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题,每题20分,共8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二)考查内容1.教育学概述(l)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2.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含义、地位和作用。(3)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4)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狭义教育。.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的含义;人的发展的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共5篇)

文档大小:10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