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合集五篇) 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八年级上册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请回答:(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3)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4)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赔款最多的条约是什么?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什么?(5)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答案:(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辛丑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3)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4)中英《南京条约》、《辛丑条约》、中俄《瑷珲条约》。(5)清政府的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人民《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开始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师夷长技以自强”。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材料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三个政治派别的主张?(2)请举出三个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各一位。答案:(1)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2)洋务派──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革命派──孙中山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4年,孙中山亲自批准将这样一幅对联贴在某校的大门上: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材料二:孙中山逝世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遗训被书于某校大门东西两壁墙上。现在该校旧址的纪念建筑有学校正门、中山纪念碑、中山故居、俱乐部、游泳池及东征烈士墓等。请回答:(1)这所学校的名称是什么?何时创办的?(2)请你举出该学校的两位领导干部及职务。(3)这所学校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4)材料二中孙中山说“革命尚未成功”指的是什么?(5)为完成革命的任务国民党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还说它失败了?(6)参观这所学校遗址利于我们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7)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8)从孙中山的讲话中能否知道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是什么?答案:(1)黄埔军校;1924年5月(2)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3)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4)中国革命还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5)行动:与共产党合作,建立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成果: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原因:因为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6)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携手进行反帝反军阀斗争的历史:(7)孙中山以往几次革命都失败了,教训就是没有一支自己的革命队伍。孙中山想通过创建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事政治人才,达到创建革命军的目的。(8)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4、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材料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材料三: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请回答:(1)材料一中“我办了一辈子事”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较为开明的官员发起的什么运动?该运动中提出了哪些口号?该运动有何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二所示信息,戊戌变法失败后,在就义前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谁?其中“贼”是指谁?出现“无力回天”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是孙中山手书的中国同盟会纲领,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陈独秀等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该运

含秀****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