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下语文期中复习——古文比较阅读 第一篇:八下语文期中复习——古文比较阅读八下语文期中复习——古文比较阅读班级:姓名:一.阅读下列两则《梦溪笔谈》里的材料,完成6-9题。(12分)【甲】《活板》【乙】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①中独茧缕,.以芥子②许③腊④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注释】①纩:kuàng,丝绵絮。②芥子:芥末粒。③许:大小。④腊:同“蜡”。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持就火炀之()..更互用之()用讫再火令药熔()...7.依据上下文,把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1)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甲)文划线句“又为活板”中的两个加点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请结合文体特点及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9.(甲)(乙)两文都通过比较来增强说明的效果,请结合相关内容作具体说明。(2分)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甲】《活板》【乙】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取桐油、清油(菜籽油)、猪油烟为者,居十之一。取松烟为者,居十之九。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本朝)推重徽郡人。或以载油之艰,遣人僦(jiù)居(客居)荆、襄、辰、沅,就其贱值桐油点烟而归。其墨他日登于纸上,日影横射有红光者,则以紫草汁浸染灯芯而燃炷(烧)者也。(选自《天工开物·丹青》)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字词。⑴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⑵持就火炀之()..⑶再火令药熔()⑷凡墨烧烟凝质而为之()..2.甲乙两文中都有不少含“以”的句子,例如“不以木为之者”,请在乙文中找出与例句中“以”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含“以”句。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⑴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⑵凡造贵重墨者,国朝推重徽郡人。三.阅读《核舟记》节选和《赤壁赋》节选,完成17~21题。(共12分)甲:《核舟记》乙: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节选自《赤壁赋》)..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或短语。(2分)(1)峨冠:(2)不属:(3)比:(4)共适:(5)惟: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3、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4、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谈谈理由。(2分)5、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苏轼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请比较两句表达含义有何不同。(2分)四、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甲】《核舟记》【乙】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①,献之县令。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旦而过之,轴必坠地,屡悬屡坠。令怪之,黎明物色②,轴在地而猫蹲其旁。逮③举轴,猫则踉跄逐之。以试群猫,莫不然者,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注】①轴:画卷。②物色:观察。③逮:等到。9.【甲】文介绍了,【乙】文中评价画作精美的词语是。(2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①佛印绝类弥勒类: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诎:③一士人善画善:④旦而过之,轴必坠地旦: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①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②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帮帮你】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漫”常用的义项有:①水涨,淹;②遍;③无边无际;④随便。1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画作的精美具体表现在哪里。(2分)五.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5分)甲:《核舟记》乙: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

努力****凌芹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