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教科版 第一篇: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教学设计教科版§6-2密度一、课程标准:需要了解和掌握知识及其学习方法:1.理解密度概念(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总结----难点)2.知道密度的单位和计算方法2.了解量筒的使用:(1)实物测量(交流展示,可自行交流解决)(2)教师补充视线要求二.学情及难点分析:密度概念是比较难理解的概念之一,我们改变教材的编写思路,从同种物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入手,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通过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去定义密度的概念符合学生认知,在逐步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体会到物理的严谨性和趣味性。(如果从教材的编写思路即1cm3的物体质量入手,本身如何测1cm3的物质的质量就是一个难点,无疑对于下一步的学习设置了障碍。)三.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一规则木块,将其一半取下,再将其2/3取下,猜想其质量如何变化。(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入手,认识到均匀物体的质量随体积的变化而正比变化的规律)提出问题:对于同种物质,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什么关系?二、进行新课1.探究物体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关系(为每组学生提供大小不同的同种物质,各小组的物质不同如铁、石块、铜等等)(1)问题:要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我们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学生交流可以得出)(2)(测体积的方法有许多)补充:量筒的使用。(学生交流后,找一同学测一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并说明测量的方法。教师补充读数时视线的问题。)(3)学生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教师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规律。通过展台或者课件等可见度大得方式由学生进行展示。(通过至少三组同学的展示,可以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如何处理数据处理的部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2.密度概念的提出教师将三组同学的数据横向展示,由学生分析,发现规律。引导学生发现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区分不同的物质,提出密度的概念。(学生通过数据的对比,可以发现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但对于不同的物质这个比值并不相同)密度:我们可以用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区分物质的种类,所以我们引入密度来表示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提出密度概念,符合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的发现规律,密度即比值)2.密度概念的物理意义展示学生实验数据,交流:当1m3的水的体积增大1倍时,质量如何变化?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如何变化?用心爱心专心计算得出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你能给密度下定义吗?密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是什么?(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也就是密度,至此,学生对于什么是密度从比值定义到概念理解逐步深入进行。)3.密度知识的应用出示例题,由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组内互相交流批改展示,教师加以规范做题的格式和步骤。用心爱心专心2第二篇: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以及单位间的换算.2.掌握密度的计算公式.3.知道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培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利用密度公式求解某种物质密度.【学情分析】重点与难点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3.建立密度的概念教学用具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量筒、铁块、铝块、铜块、投影仪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讨论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讲台桌上放着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师:1.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3、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塑料块,一个是铁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b、设计实验: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塑料的质量与体积;分别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P9的表格中.教师巡迴检查、指

梅雪****67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