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第一篇: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分析香泉民族中学王宝林2009.11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香泉民族中学王宝林一、试卷分析本次期中试卷以教材为依据,遵循“夯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应用”的原则,挖掘教材和日常生活中的命题素材,全面考查所学的知识。试卷注重对上半学期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注重对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的考核,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注重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具有一定的灵活和综合性,以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经过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双基掌握不牢:基本物理概念常弄混淆,基本规律掌握得不牢固。2、题目审阅不清:学生答题时见到做过的熟面孔题目,就急于答题,造成学生未能仔细审题,把题目看错或不能准确、全面地解答相关问题。3、应用能力不强:学生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相关知识缺乏联系,对相近知识缺乏辨析,平时教师讲过的,练习中做过的,学生答题情况较好,若试卷中题目变换角度问问题、选择题选项范围略有变化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4、语言表达不准:不能够用物理专业术语准确地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表达叙述往往是达不到点子上。二、卷面各题分析:1、选择题:各小题失分原因:3题:不能区分音调和响度。7题:未看清“不”,对分贝仪了解不多。8题:弄不清物态变化及名称。8题:学生只考虑“低温”,而忽略“干燥”。12题:审题不仔细,部分学生熔化理解不透彻。14题:颜色混合与颜料混合不清,想当然选择,教师强调不够。17题:学生综合能力较差。2、填空题:各小题失分原因:19题:把声源写成“钟声”“笛声”较多。20题:不能区分“声波”和“超声波”。21题:物态变化及名称弄不清。22题:部分学生把“响度”说成“速度”。23题:表达不清、口语化严重。24题:“汽化”写成“气化”,审题不仔细,消失的原因不清。26题:把“太阳光”说成“光”,概念不清。27题:表述乱。28题:把“乐音”写成“音乐”。3、简答题:各小题失分原因:30题:语言不简洁,关键词不准确。31题:叙述不清,表达混乱,逻辑性差,解释不得要点。32题:审题不清,知识点少写。4、实验题:各小题失分原因:33题:教学重点强调不够。34题:把“量程”写成“示数”。35题:措施写得不全。36题:涂黑的作用不会写,或回答不到位。38题:气泡画错较多,结论写得不准确、科学。39题:控制变量法理解不够。40题:语言表达不准确、不到位。四、教学建议1、夯实基础知识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从基础开始,基础知识掌握了才能进一步地深入学习。八年级是学习物理的起始年级,目前学习的是简单的物理现象,这些是后续所学知识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重视概念引入的过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的物理概念、实验步骤、有关插图,通过实例或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和规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和理解物理图象的含义。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系统化,知识点的巩固练习要由浅入深,有层次、多角度,具有较大的覆盖面。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使用好《评价手册》,加强知识的当堂练习与巩固,及时暴露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加大反馈矫正的力度,提高学习目标的达成度。2、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对问题的成因、结果提出科学的猜想,明晰提出问题与猜想的区别与关系,启发学生用发散的、逆向的等思维方式积极思考,养成提问、猜想的习惯,诼步提高提问、猜想的深度,形成科学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过程,关注实验过程的各种细节现象,讨论实验过程的各种问题,分析相关的数据和图象,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养成学生学习中运用分析、归纳方法的习惯。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重视科学方法的掌握,并引导学生鉴别、评价实验设计方案,讨论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采用恰当教法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本,根据不同知识特点与学生能力层次,选择恰当的教法,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学习某一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偏重对该章知识点的学习,避免学生片面理解所学的知识。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明确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试题提供的重要信息有哪些?应用所学的什么知识和规律能解决题目所要解决的问题。4、注重联系实际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生活,参与实践活动和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应善于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实际问题情景中,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思考、分析、总结、评价等能力。第二篇

英哲****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