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教学质量分析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教学质量分析八年级语文上期末教学质量分析分析人:陈地红2012-1-12在学生的全力配合下,语文教学工作圆满完成并取得了片区第二的成绩。现结合学生期末成绩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做一点简单的分析、总结。一、学生考试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参考人数38人,最高分99分,及格人数20人,各分数段情况:90分以上有且只有18人,80-----89分12人,72------79分6人,及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从分数上看,此次考试成绩还不错。二、存在的问题。1、基础知识太差。大部分学生连起码的拼写规则都不知道,标调的原则也弄不清楚,一部分学生甚至连汉字都不认识。这主要表现在基础部分的1、2小题,课内反复朗读、练习的生字不认识、不能写。2、学生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差。常见的几种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反复讲,反复练习,依然有一半的学生不能做。3、学生比较懒惰。从开校就开始的古诗文的背诵、默写,直到期末仍然不能背诵,不能默写。4、语言的表达能力差。有些同学一遇到语言的表达题就留空或者乱写应付了事。5、学生缺少生活素材。作文内容空洞、啰嗦,而且常常是千遍一律的故事,没有新鲜感。6、书写太糟糕,作文结构不完整。全班同学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同学书写清楚,其余的学生要么是乱七八糟,要么到处都是涂抹的痕迹;绝大部分的学生作文没有开头和结尾,一部分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写了很多却没有点题。7、学生学习习惯差。无论哪种题都只读一遍,就急于做题,并且书写潦草,做完了也没有检查的习惯。8、老师的督察度不够。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没有一一过关,并且很多时候布置了的事情没有及时的落实检查。三、应对措施。1、继续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对课内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必须人人过关:即能读会写。2、加强文言知识的阅读积累。课内的文言文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然后要求学生该背的背,该写的写。对课内外的古诗词必须人人背诵、默写过关。3、加强几种现代文的阅读训练指导。尤其是散文和说明文的指导训练,这一块主要是答题方法的指导。4、坚持钢笔字的练习。要有明确的要求,要严厉的检查,不合格的坚决重新练习,一直到符合要求为止。5、多进行作文的指导和练习。坚持写周记,积累素材,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作文的开头和结尾进行指导练习,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训练、修改、范文欣赏,让学生写作能有一定的提高。6、多开展有趣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喜欢语文、学习语文。同时,通过活动还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便于随时指导学生。总之,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一个看起来简单,但教起来很难的学科。需要老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厌其烦的指导练习;及时的反思、总结纠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一如既往的做好本职工作,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反思、探索,力争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语文,并且学有所获。第二篇:2015级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质量分析2015级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质量分析周翠仙试卷分析:本次我们使用的试卷是七中育才初二年级的,试题A卷与中考卷模式相差较大,整体难度较大。选择题中考本来是六个,这次出来七个;字音、字型、成语、病句、古文的实词,一次多意、内容理解;每个题不容易。古诗文默写六句六分,而中考时四选二,还有默写一首完整的诗,相对中考还是加难度了。A阅考法有些变更。B卷模式没变。学生反映情况:选择题失分特别大,阅读也不高;B卷阅读和课外文言失分大。划线分数:91分。5班上6个;10班22个。相对半期考试来说成绩有所下降。分析原因:基础不够扎实,做题时学生结合平常训练的思路和方法比较生硬。若平常作业和听课教认真的同学这次表现就是要好的多,5班的张冬梅、杨冀琪、周露等;10班的范晓雨、陈丽红、阮俊杰、徐梓鑫、谢秩滔、刘思雨等。相反10班不够踏实的人:赵灿、冯亭雨、简鑫、邓磊、刘映雪、王震杰、周敏、魏昌洲、何坤等同学考试就没感觉。由于这些人内向,我有时上课可能没把他们关注到。采取措施:首先要重视平常上课和作业的表现,发现问题不放松;注意偏科思想、上课干其他科作业。帮助这些人制定计划,必须执行并达到。再有是语文老师加强激励机制,严格要求学生,调整学生学习语文的状态。每次布置作业就会有人有负面情绪,我就会心软。这样很明显会形成弱视本学科。2014/1/14第三篇: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分析2007至2008学下学期八年级语文质量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分析此份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整份试题由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及其分值分别为: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语言实际运用(4分)、阅读(36分)、作文(40分)。此份试题涵盖了八年级上下两册的知识,以八年级下册为主,各种题型向中考试题靠拢,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试题内容课内与课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既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基本技能的提高,同时也注重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

小新****ou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