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正文: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近平面图形的变换方法,整体上进一步把握图形与变换的意义和方法。2.会用平移、旋转的方法改变图形的位置,能按比例放大、缩小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会判断一些特殊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4.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平移和旋转、放大与缩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光盘教学过程:一、整理与反思1.提问:你知道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有哪些?引导学生说出变换图形的位置的方法主要是平移和旋转。火车、电梯和缆车的运动是平移;风扇叶片、螺旋桨和钟摆的运动是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方向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2.怎样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而只改变图形的大小?引导学生说出运用放大和缩小的方法可以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3.比较平移与旋转与放大和缩小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区别: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放大和缩小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只改变图形的大小。联系:两种方法都不改变图形的形状。4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我们学过的图形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分别有多少条对称轴?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二、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与实践。1.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然后结合学生的判断,进一步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含义,即把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接着让学生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2.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2题。可以先让学生按要求依次进行操作,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相关的操作方法。其中画出一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以及画出一个图形旋转或平移后的图形,都可以先找出一些重要的点或线段,然后确定这些点或线段在另一半图形中的位置,或平移旋转后的位置,最后连一连。要使学生认识到:决定平移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是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决定旋转后图形位置的关键是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把一个图形按指定的比例放大,可以先在原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算出放大后的底和高,然后画出放大后的这些线段,最后连一连。要让学生思考按怎样的比是把原图形放大,按怎样的比是把原图形缩小。3.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3题。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确定圆的位置,需要把圆向右移动几格?圆心应画在哪里?画出的圆的大小应与原来的圆大小相等。在此基础上依次解决书上的几个问题。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4题。可以提醒学生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作标准,先数一数每条直角边各有几格长,再算一算按指定的比例缩小后又应该是几格长。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并进行比较。求出新图形的面积与原来图形面积的比。5.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5题。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拼成的两个大正方形图案,说说它们分别是由哪两种瓷砖拼成的?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各自按要求设计图案。要提醒学生:第一,每次只能选择两种瓷砖;第二,每种瓷砖都可以适当旋转。展示学生设计的图案,及时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三、全课小结通过复习,你对图形变换方面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四、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的相关练习。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教材例2、例3。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叫做解比例。2、会根据比例的性质或比例的意义正确地解比例。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和计算的习惯。过程与方法:1、经历解比例的过程,体验知识之间的内容在联系和广泛应用,情感与价值观。2、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教学重点:解比例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突破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掌握解比例的根据。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发现。学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一些知识,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比例的知识?(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2、出示: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6:10和9:152:80和5:2003、利用比例的一些知识,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出示比例:3:9=():15师: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分别是多少?(外项是3和15,一个内项是9,另一个内项未知的。)师:你能利用比例的知识求出这个未知的内项吗?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因为3:9=1/3,想():1

书生****ma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