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汉语言文学(师范类)2班何琴201502024232调查内容: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调查时间:2016年8月1日—2016年8月20日调查目的: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情况的调查,对问题的分析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调查地点:重庆市云阳县三坪村调查方法:走访、访谈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加快,科技进步和国家政策致土地对劳动力需求锐减,经商人数增加,离乡进城打工成为许多农村父母不得不做出的选择,由于大部分年轻人都到一、二、三线城市务工,广大农村出现只有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农民工由于工作原因和出于路费考虑,一年只有春节回家小住几日又不能不再次踏上征程。年迈的老人本身体弱多病,不得不撑起整个家庭。孩子年幼本该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但却一夜成人,背负照顾老人、操持家政的重担。据调查: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501万,增长1.9%。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但是从增速来看,2010年以来农民工总量增速持续回落。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农民工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0、0.5、1.5和0.5个百分点。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外出农民工人数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1.3和0.4个百分点。同时,调查指出西部地区农民工数量增长快于其他地区,2014年,西部地区农民工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180万人,增长2.5%,西部地区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26.6%。西部地区农民工增长速度分别比东部、中部地区高出0.5和1.3个百分点。从小我就生活在重庆市云阳县三坪村这个西部的小山村里,曾经我也是一名留守儿童,我由我的奶奶带大,状格外熟悉,所以对这次的调查我充满了信心,虽然自己的分析不够精确,但基本上能说明一些他们的现状。我利用本次暑假休息的时间,走访了一些家庭,结合以往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根据此次的调查和以往的经历,现对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一、基本概况我生活的地方是一个还不算偏远的小山村,虽然不算偏远,但普遍来说,山村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一年四季里,农民基本上都在风吹日晒的劳作当中度过,很多人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到像沿海一带这些发达的地方去打工。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还有一些年龄稍微大点的孩子,他们跟随父母一起想要去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不愿再回到小山村,就留在了外面读书或者打工。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来源。我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24个学生,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留守儿童”,他们大都是由自己的爷爷奶奶带大。班上的问题儿童也大多出自他们,由留守儿童转变为问题儿童,这些同学学习成绩普遍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的倾向,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有骄纵、任性等坏脾气。到现在我读大学了,小学同学都各奔东西,只有少部分的同学仍在读书,大多数的同学都走上了社会,这些走上社会的同学也多是当初的留守儿童。而当初带大这些孩子的老人也多是在这小山村里从一而终了,他们为自己的子子孙孙贡献了一生,最后孤独终老。现在山村里这种状况虽有所减少,但仍然在持续着。二、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我在调查中发现,山村里大多数是家里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外出打工,留下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在家,孩子在未读书前由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于在我们这座山村里没有小学,一般都是临时监护人到镇里租房带孩子,直至小学毕业,孩子们稍微有了一些自主自立的能力,孩子在外面读书,老人回到山村在孤独和期盼中度过自己的晚年。现在我对“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分别说出他们存在的问题题和原因:(一)留守儿童: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以及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问题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只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这些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能力低的家庭。监护人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贫穷使得他们不得不承担繁重的活计,整天忙于农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许多孩子还承担起家里的全部家务活动。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也只是说说而已。关心学习更无从谈起,对于孩子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一概不知或根本没想到要关心。他们的父母忙于挣钱,祖父母忙于活计,只知道要满足孩子的外在需要,不知道了解他们的心理,造成孩子成为“早熟的大人”。2

一条****涛k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