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点》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点》的通知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黑质技监特发[2008]86号关于印发《2008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市(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省农垦、森工总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哈尔滨铁路局,省电力公司:依据国家质检总局《2008年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点》,以及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总体安排,省局制定了《2008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切实抓好贯彻落实。附件:2008年全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要点二○○八年四月七日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室2008年4月8日印发共印40份改,将检查记录、监督整改记录及整改结果等材料一起归档保存。2、组织开展阶段性安全大检查活动。在“五一”、“六一”、“十一”,以及哈洽会、北京奥运会、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大冬会筹备等重要时期,组织开展全省性安全大检查活动。及时分析安全形势和事故特点,针对不同时期的重点单位、重点区域、重点设备,适时组织开展全省性或区域性专项安全大检查。3、开展明察暗访。对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机构和基层监察机构进行突击性明察暗访,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指导意见,促进工作改进和提高。4、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突出“两个前移”,提高执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以消除隐患为目的,按照法定程序严格执法,严禁重罚轻管、以罚代管、只罚不管;和谐执法,落实“在服务中监督”的工作理念;廉洁执法,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二、加强行政许可工作5、规范生产单位行政许可。按照《黑龙江省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技术性条件》规定,做好许可工作,严把安全准入关。制定《锅炉化学清洗单位监督管理规则》,开展化学清洗单位许可工作,进行水质化验人员培训,加强清洗单位监督管理,严厉查处无证清洗活动。按照机构自查、随机检查、监督抽查、监检督查、举报严查的“五查”要求,加强对鉴定评审工作的监督。探索实行地方监察机构派观察员参加鉴定评审的工作制度。落实鉴定评全监察网络实行互联互通。在完成信息网络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信息网络管理工作,切实实现动态管理。10、有效发挥组织网络的作用。加强协管员业务知识培训,保证全年培训课时不少于30小时。规范协管员队伍管理,确保协管员合法协管。参照《现场检查规则》,制定协管员协管工作记录表,要求协管员特别是聘为协管员的检验员,按照记录表开展协管工作,定期向监察机构提交协管记录表。四、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11、加强救援组织建设。建立完善各级质监局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按照设备类别和事故形式,分门别类地建立应急救援专家库,并加强业务培训;整合检验机构、消防、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部门的人员及装备,建立全社会资源共享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实行社会化救援。12、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在完善特种设备事故总体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指导企业完善单类设备故障处置应急措施及事故专项预案。加强对企业作业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处置设备故障、预防事故发生的能力。13、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年底前,各市地局及行业系统要分别组织开展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事故救援演练至少1次。演练时要组织同类设备使用单故可能造成群死群伤的设备,逐台建立重点设备监控档案,实行分级管理,落实五方监控责任和五级监控措施,加强日常监控并完善工作记录,做好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电梯等机电类特种设备开展基于故障率的统计分析和监督管理的试点。19、开展工作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质检总局在我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绩效评价试点工作。通过试点,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价分析方法,为政府决策和完善特种设备管理提供依据。七、有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20、深入开展隐患专项整治。依据《2008年全省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治理年”活动。继续深化起重机械专项整治,巩固整治成果,进一步消除盲区和死角。全面开展压力管道元件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厂(场)内机动车专项整治工作,年底前确保做到使用登记率、持证上岗率和定期检验率都达到100%。21、开展区域性专项整治。各市地局及行业系统要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设备安全使用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性专项整治。整治中要务求实效,保证整治的设备彻底落实安全法规、消除安全隐患、规范安全管理。八、增强检验机构技术支撑能力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和年度考核工作,每季度至少进行1次日常监督检查,年底前进行1次年度考核。26、规范检验行为。实行“教育、监督、处罚”三结合的工作制度,严格规范检验人员特别是县级检验人员的工作行为;严禁利用工作

fa****楠吖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