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关于春节习俗调查报告.docx / 文档详情
关于春节习俗调查报告.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5万字
约28页
0
3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春节习俗调查报告.docx

关于春节习俗调查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春节习俗调查报告关于春节习俗的调查报告化龙初中八年级一班隋启升一、调查目的:为了了解有关自己家乡流传的各种春节习俗。二、调查时间:2015年12月——2016年1月春节期间三、调查方法:询问长辈邻居以及网络咨询。四、调查对象:本村村民和亲朋好友。五、调查情况:根据一段时间的调查,我们了解到我们这里的有关习俗主要包括:1、贴春联相传春联是由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在上面刻着祈福降祸的咒语,一年一换。后来,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命人取来纸笔,又将桃木削成片,在上面大笔一挥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相传这便为我国的第一幅春联。从此之后,春联就在全国推广开来,至今每逢过年之时,我的家乡里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贴大红颜色、喜气洋洋的春联。春联内容大多是祈福祝愿的话,字的颜色以黑色为主,也有用金色的,写得洋洋洒洒,笔力雄劲。不过现在家里面的房门上大多以贴“福”字为主,这也算春联的一种演变吧。2、年夜饭在大年30晚上,家家户户都会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当然,年夜饭既可以在家里吃,也可以在长辈老家吃。年夜饭又叫团圆饭。对于团圆饭的菜式和样式都很讲究,如桌上要有8道菜,其中大鸡大鱼是必不可少的,鱼象征年年有余,而鸡又是广东人最喜欢的一道美食,它们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呢!现在据说在城市里面很盛行,但在我们村子还不太流行。较多的是在饭前由本家族的男子到村外一起上上坟,祭奠一下长辈,然后一起回去吃顿饺子,或者炒几个菜,一起热闹一点,然后就着手准备大年初一吃的饺子了。也就是我们这里的年夜凡不太讲究形式。3、除夕夜放鞭炮、守岁在大年30晚上,燃放鞭炮也是一种特殊的习俗,它寄寓“辞旧岁,迎新春”之意。对于迎新春还有另一种做法就是叫“守岁”,就是从除夕晚上直到大年初一凌晨不睡觉。我的家乡这一点还延续着这种传统。一家人吃完年夜饭后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联欢晚会,交谈着心里的话——这是一年中难得有这样长时间促膝谈心的机会,边欣赏着节目,这本身就是一种特别温馨的氛围。一直看到凌晨零点。新的一年的钟声敲响,就燃放鞭炮、礼花庆祝。然后去休息,待天快亮时相约去给长辈拜年。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这是玩的最好的时间,当然也不仅如此,很多老年人也跟年轻人一样整夜“守岁”迎春。4、吃饺子、拜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大家都去爷爷奶奶及本族长辈家里拜年。进门问声“过年好”,有的还磕个头。大家辛苦工作了一年,好不容易聚到一起聊聊天,说说话,热热闹闹,多好。而初二要去给姥姥姥爷拜年,初三初四再到亲戚家拜年。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美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是家乡不可缺少的食品,饺子馅可以多种多样,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吃饺子,其乐融融。5、分红包这是过春节的另一种习俗。期间长辈要给晚辈“红包”,俗称“压岁钱”。在这里面还有个典故: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出来害人,它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从此得病,几天后热退病去,但聪明机灵的孩子却变成了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给孩子的红包里包着“压祟钱”。后来谐音就成了“压岁钱”,借此长辈以示对年龄小的晚辈的爱心。6、龙抬头新春二月初二,在家乡被称为“龙抬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相传这是中华的龙昂头的日子,它是中国上下大小城市乡村一个的较为重要传统节日。这时庆祝龙抬头,又有祈祷一年中风调雨顺的含义,保佑家家丰收、事事顺心。大家大多在这个时候都不会去理发,过完这段时间之后,理发店可就开门大吉啦。根据调查,我们了解到了一些有关春节的习俗,增长了许多民俗文化知识。我们以后要将这种调查研究的做法进行下去,了解更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建设文明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篇:春节习俗调查报告宁都春节习俗调查报告春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我们宁都,每年春节期间也有许多非常有特色的风俗,可以说别具一格,在这里通过这个调查简单介绍一下几种宁都常见的春节风俗。赣州宁都是早期的客家摇篮。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调查证实,中原汉人唐宋时期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区,最早定居在宁都,现在宁都全县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98%。黄石中村客家傩、石上的桥梆灯、宁都采茶戏、宁都道情、洛口竹篙火龙已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所以,宁都有着浓郁独特的乡风民俗,尤其是在正月。打年糕打年糕(我们本地人叫打麻糍)是宁都客家人春节传统特有风俗之一,具有历史的悠久。麻糍是宁都客家人春节的必备小吃。为喜庆吉祥,一定要在麻糍中心点上一颗四星红点。麻糍制作方法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关于春节习俗调查报告

文档大小:3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