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注留守儿童暑假实践报告 第一篇:关注留守儿童暑假实践报告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实践报告一、摘要:通过对鄄城县彭楼镇留守儿童受教育现状进行调查,我们比较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过去和现在,发现了留守儿童成绩问题悬而未决,辍学情况加重,社会关系增多,家庭联系增多、孩子心理问题加重,留守儿童出路问题凸显,而在当前情况下的突出问题是儿童缺少家庭关爱,心理健康成长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政府、学校及家庭的共同努力,社会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适度的将农村人口城市化,提高对农村学校的支持力度。二、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变化、心理问题三、实践背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速度呈急剧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其中能够跟随父母前往城市接受教育的孩子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留在家中。我们称这些留在家中的孩子为“留守子女”。虽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我们国家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的背后却是以我们下一代的成长为代价,由于种种原因,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子女”队伍在教育上逐渐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报告通过对一所普通农村小学留守子女的调查,试着对此做了一些探讨,以引起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四、调查状况:(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12-15号(二)调查地点: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舜王城中心小学(三)调查活动:1、对该校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填写《农村留守儿童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作答方式。2、走访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家庭以及邻居、村委会,调查留守儿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状况。3、对该小学五年级一班进行一节课的支教活动,观察留守子女平时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4、在各班班主任的帮助下,汇总对比留守子女与非留守子女的考试成绩。通过调查活动,发现很多留守子女在学习.心理.安全知识.思想道德品质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五、就学状况留守儿童小学生的就学率较高,中学生则呈下降趋势。通过调查近9年来的数据,我们知道,2003年到2012年,小学生的就就学率均保持在99%以上,波动幅度小,说明留守儿童小学教育得到了较好保障。相对于小学生,中学生的情况则不那么令人开心,中学生的就学率则只能停留在95%的水平。这是因为留守儿童普遍对教育不够重视,且学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再者往往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注不够等种种原因,导致留守儿童普遍学习成绩较差,达不到要求。通过数据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中,初中以下年龄段的辍学率相对较低,他们中的主要监护人以母亲或祖父母为主。六、家庭联系调查数据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年以内的占28%,打工时间在1-3年的占59%,打工时间在3年以上的占13%。在与父母进行交流,95%选择通话,只有5%的人选择了通信,而选择视频渠道的一人都没有,由此可见,在外出父母与留守子女间交流方式已经由通信转向通话。同时多数外出打工父母能够与留守儿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沟通联系,其中5%的父母每周都与孩子联系,15%的父母每月与孩子联系,79%的父母不固定与孩子联系,1%-5%的父母没有与孩子练习或没有与孩子直接联系。表为外出父母与留守子女联系频率七、学习方面(一)、学习动力不足。在调查问卷中发现,留守子女中感觉学习没有动力的占到56%的比例。由于家庭教育缺乏,教育监督不足以及父母的期望值较低,他们不能够正确的认识学习的意义。另外,“金钱+物质”成为打工一族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最直接一种的弥补方式,孩子对金钱没有全面的认识,容易养成好逸恶劳、功利享受等思想,认为读书不如打工等思想,认为打工挣钱较快,而不去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深造,得不到更高更好的教育。(二)、学习成绩不佳。在对该小学的考试成绩汇总对比中发现,大部分留守子女成绩属于中下等水平。在支教过程中也发现,很多留守子女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不高。八、心理方面(一)心理自卑。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感觉自己很棒、很优秀的留守子女仅占到17%,感觉自己很一般的占52%,感觉自己比别人差的占31%。由于他们在心理上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体会不到家的温暖,与其他同龄人存在很多差异,所以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二)心理逆反。很多留守子女委托监护人反映留守子女有心理逆反的倾向。由于他们缺少关怀,并且受到一定的歧视,人际沟通渠道和情绪发泄渠道不够畅通,当他们感到郁闷压抑的时候,难免会选择负面、极端的方式表达出来。(三)自私任性。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很多留守子女与非留守子女相比,个性更自私任性,父母不能陪在孩子身边,只能在经济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需求较为顺从,以此来弥补孩子。祖辈在教育监管中较为溺爱孩子,一味的顺从和娇宠造成了留守子女自私任性的心理现象。九、对策和建议(一)调整政策,妥善解决外地民工子女就学问题。鉴于父母在儿童成长中无

俊英****2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