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三物理复习计划(合集五篇) 第一篇:初三物理复习计划初三物理复习计划杨显华一、指导思想:2011年中考,我将本着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标准,以教材、指导丛书为具体内容的指导思想,带领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总复习。二、复习策略:1、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要求师生互动;2、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4、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课堂上提出明确的复习任务;5、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三、学生现状:初中物理教学分两年,八年级教学主要是声学、光学、热学、电学等部分,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三分之二的比例,非常重要,可是,学生在初二时学习物理还没有入门,初二时每个教师所教班级比较多,分层辅导不能落实,学生现在感觉初二物理的知识几乎都忘了;到了初三的电学、力学学生一方面是感觉理解起来很吃力,另一方面电学用到了很多数学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要使学生熟悉初中物理的这些基本知识,掌握新课改需要的各种技能,复习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我所教授的四个班的具体情况如下:五班为普通班,无尖子生,也有学习困难极大的学困生,知识掌握的好坏的差距极大。六班为普通班,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是比较浮躁,有的学生已经挤进年级100名,有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知道。八班有个别学生是优生。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深入细致的总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四、时间安排:1.第一轮复习从2月28日至4月13日,约7周28课时。2.第二轮复习从4月15日至5月11日,约4周16课时。3.第三轮复习从5月14日至6月10日,约5周20课时。五、复习内容、要求:从2月28日至6月10日这总共四个多月,16周的时间,如何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注重效率,以期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我拟将整个复习按“双基过关”、“能力提升”、“综合创新”三个层次,将平时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分专题进行有序组合,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双基过关涵盖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查漏补缺,力争“双基一分也不丢”。能力提升重视知识的把握与整合,突出综合能力训练,提高应试水平。综合创新关注新题,活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一)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复习过程中,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概念,熟悉基本的公式、定律等。原则上每个章节配两份练习题,习题全部由备课组教师商定:一份以基本概念为主,紧扣课本和课标,不拓展不加深,1习题量以45分钟为限,可作为随堂复习笔记,真正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另一份,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定律的运用,习题量以45钟为标准,可作为本章检测试题,命题主要由组内教师轮流完成,题目主要从备课组的几本资料和习题库中选取,提前两天交文印室印刷,重点章节适当再加一份检测试题。第一轮复习按照电学、热学、光学、力学四个板块进行知识梳理。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周至第三周:电学部分知识点有:电荷量、导体和绝缘体、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能和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磁体和磁极、磁场和磁感线、电流的磁场、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发电机、家庭电路、安全用电,共计21个;分项细目有51个,其中14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8个:1、会用电流表测电流;2、会用电压表测电压;3、会读电能表示数;4、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5、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6、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7、会读电阻箱示数;8、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极和电流方向。主要措施:以电学综合题的训练带动复习各个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1、电和磁(1课时)2、电流和电路(2课时)3、电流的定律(6课时)4、生活用电(1课时)5、综合测试(2课时)2、第四周:热学部分知识点有:温度、熔化和凝固、气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动理论、内能、热量、比热容、热机、能的转化和守恒,共计10个;分项细目有33个,其中2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2个:1、会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2、会查熔点表和比热容表。主要措施:以探究题、实验题、图像题为训练形式带动复习各个知识点。1、热现象(1.5课时)2、内能和热量(1.5课时)3、综合测试(1课时)3、第五周:光学部分知识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及应用,共计6个;分项细目有11个,其中1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1个:1、会用光的反射定律画光路图。主要措施:参照近5年中考试题,以作图题、联系实际题来训练对各个知识点的复习。1、光的直线传播(0.5课时)2、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1课时)3、光的折射(0.5课时)4、透镜及成像(1课时)5

波峻****9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