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研活动凸透镜成像 第一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教研活动凸透镜成像攀枝花市第二十四中小学校物理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活动时间:2013年10月17日活动地点:理化教研组参加人员:张自然,刘兴亮,谢小东,罗仕伟,刘兴权,胡启全一、开课老师柴文平谈教学设计1、本节课以探究为主。重在学生探究,学生活动约25分钟,包括开始时观察清晰的像5分钟,学生实验8分钟,学生在主光轴上帖物体和像实验5分钟。2、本节课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但是考虑到学生对探究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所以把探究过程的六要素隐性化,而非显性。希望学生通过一个阶段探究习惯的培养后,才明确探究过程的六要素,而非用传授的方法直接给出。3、课的前面部分在教学物距、像距时的处理主要考虑三个方面、解决三个常见问题:(1)实验时凸透镜和光屏只能动一个,像和物体是一一对应的。(2)等大的像在实验中是无法看到的(3)学生对什么是清晰的像不清楚。4、探究过程中的要求相对较低,设计坡度较低。设计实验时,不是学生独立设计或小组设计,而是全班在老师指导下师生共同设计。分析实验数据时也是通过作图的方法使难度降低,而不是对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更直观。包括导入时,从学生熟悉的投影议和照相机入手,展示它们的结构,也是为了降低难度。二、物理老师评课刘兴亮:1上课使用贴物、像的方法很好;2、教学设计在细节上花工夫,给学生进行了大量的铺垫。罗仕伟:用焦距为5厘米的凸透镜加以巩固的方法很好。刘兴全:1、学生在进行归纳时有困难,是否可以强调焦距和两倍焦距这两个特殊的点;2、实验数据要多些,可以用小点代替箭头,用明胶片进行叠加。茹武年:1、贴物、像时,像都一样大,不好。可用FLASH拉一下,显示像大小有变化;2、小黑板的数据要保留,以便进行分析。三、教研组长(刘兴权)评课1、教学导入时用照相机、幻灯机等实物展示凸透镜制造的光学器件的结构,再引导学生将其成像规律在光具座上呈现,将实物转换为模型,能够让学生在真正理解成像规律及其与实际应用的联系。2、实验中将光屏改为毛玻璃光屏,可以使老师在各个方位及时观察、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3、学生归纳透镜成像规律时,最好划分3个区域再归纳。四、主管领导(胡启全)评课:1、教师备课时要了解科学课中相应学习内容的教学要求。2、教材中将烧瓶作为引入,目的是什么?生活中的透镜不如用矿泉水瓶来做。本节课教师没有按教材上来做,为什么?教师备课时要认真思考。第二篇: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难点突破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难点突破学生的前经验: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的小孔成像,学生已有倒立实像的概念。(甚至已有学生知道像的大小可由蜡烛到小孔的距离改变或由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改变来调节);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的平面镜成像,学生已有了正立虚像的概念。(学生已经知道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承接,而虚像只能用眼看到,但不能用光屏承接)而据光的折射规律的凸透镜成像规律因其成像的复杂多变而成为学生认知上的新难点。突破的方法:1.建立模型学生或亲自实验(若班额小而实验器材又充分的化,一定要让学生分组实验)或听老师边讲解边演示的实验,要要求学生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根据现象初步知道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成什么像;二是要让学生建立有关光具座上三个物体的空间模型:实验源(蜡烛)、实验对象(凸透镜)、效果显示器(光屏)。2.建立静态的成像模型凸透镜成像从生活中的应用来说,主要让学生掌握三种:一是当物体在二倍焦距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光屏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应用是照相机;二是当物体在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屏在二倍焦距之外),应用是幻灯机;三是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如果只是这样平面的让学生记忆和考查的化,问题不大。但如果考查如何调节,即让学生由静态的模型,到动态的模型的化,当是学生认知上的最大问题所在。3.建立动态的调节模型凸透镜不动,移动蜡烛,其所成像的大小和位置就会随之移动。这里要注意两点:一倍焦距处及二倍焦距处。在光具座上这两点把长度分为三个区间:二倍焦距外、二倍及一倍焦距间和一倍焦距内。同学们可以建立这样的动态模型:物近,像远,像也大。即当物体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它所成的像就会远离凸透镜且渐次变大。以上是指凸透镜成实像时的规律。4。“口诀”辅助凸透镜成像有这样的规律“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一倍焦距外,物近像远大;一倍焦距内,近焦像看大;实像镜异侧,虚像镜同侧;实像能用光屏接,虚像光屏接不着;实像倒,虚像正,到时一定要分清。第三篇: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凸透镜成像规律一、基本概念主光轴coc’主光轴coc’光心光心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3、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于

建英****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