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语文教学初探.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6万字
约27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语文教学初探.docx

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语文教学初探.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语文教学初探

第一篇: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语文教学初探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语文教学初探摘要:本文探讨了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资源来为语文教学服务的重要性,对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使用网络资源来进行探究性学习,写作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另外还提出了在使用网络资源教学时要注意的问题。关键词:网络资源利用语文教学探索注意的问题“互联网+”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互联网+教育”正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比尔盖茨说:“网络正在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其实,网络同样也正改变着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网络时代是一个全新开放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资源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如何利用各种网络手段以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我们只有拥抱这个信息化时代,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才能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一、网络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1、方便查阅资料。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相当广泛,教师和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懂的问题,不懂就要问,而互联网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有事找度娘”,几乎没有互联网解决不了的问题。2、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在很多同学反映,上语文课真没意思,天天就是那些事。大多数同学认为:语文课形式单一,比较枯燥,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而网络提供了大量与语文相关的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资料,恰当运用能缓解阅读教学的单调性。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环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在综合性性学习、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中,我们都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深度参与其中,做知识的驾驭者,而不是作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二、网络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示例1、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利用语文专题学习网站,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网络学习的平台,既可以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也可以实施协作式学习策略,为学习者提供对相同问题的多种不同观点,让学生去比较、分析和思考,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笔者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深入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将语文课内外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具体流程如下:导入课题----教师创设情境确定教学方向(资源利用)----学生借助相关资源,初步感知(资源利用)------学生在教师点拨下自主探究,解疑(资源的创造性利用)------学生交流探讨(资源共享)-----学生网上自测(自我评价)例如,在《古诗词常见意象及其意蕴》语文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我是这样来组织学生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第一阶段,精选常规意象,做到让学生有“意象”可循。指导学生到中华诗词网、中国诗词网等综合性的诗歌网站浏览优秀诗歌作品,将自己接触到的常见诗歌意象分门别类地作一番梳理,看看哪些意象在诗词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是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我们选取了“松”、“梅”、“竹”、“菊”、“兰”、“杨柳”、“长亭”、“桃花”、“梧桐”、“月亮”、“鸿雁”、“燕子”、“杜鹃”、“江水”等常见意象。第二阶段,构建各意象资源库。具体做法是:指导学生到中华诗词网、中国诗词网等综合性的诗歌网站浏览优秀诗歌作品,搜集关于各意象的优秀诗歌,并将自己接触到的各意象的诗歌作品分别发布到相应的意象分类研究栏目,按意象的不同分别建立该意象的诗歌资源库,为下一步进行个人专题研究及小组合作性学习奠定扎实的资源基础。第三阶段,分组分工,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开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各常见意象的诗歌资源库建成后,指导学生按兴趣和爱好,组成网络研究性学习小组,到相应的意象分类研究栏目自由浏览,并在相应的诗歌下面发表自己的赏析性评论。第四阶段,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交流评比。各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深入进行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小论文,并将其发布在“初步研究成果交流评比”栏目,进行交流评价。意象探究成果示例——菊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文人墨客们常常赞赏它傲霜的坚强品格,赞赏它清高的气质,用它来喻隐逸、高洁、脱俗的品性。如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又如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第五阶段,诗歌意象及意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利用网络资源提升语文教学初探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