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别样的关爱同样的温暖 第一篇:别样的关爱同样的温暖别样的关爱同样的温暖——盐都区“心·温暖”六一相约乡村少年宫集中行动在泽夫小学举行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了让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感受到节日的温暖,由区委宣传部、区文明办组织,区检察院、文广新局、国土局、秦南镇等单位参加的盐都区“心•温暖”六一相约乡村少年宫集中行动,5月27日下午在盐城市泽夫小学举行。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唐玲出席活动。活动开始,唐部长为秦南镇“盐都志愿者服务示范基地”授牌。接着区文广新局志愿者向留守儿童推荐好书、现场赠书,鼓励孩子们好好读书,让阅读丰盈人生。《厚德盐城》专题片的播放让大家心潮澎湃,学盐城好人,传盐城精神。国土局的志愿者为同学们开设了“微讲座”,引导同学们从生活点滴小事做起,节约利用资源,建设美丽家园。检察院的“爱心妈妈”和志愿者们还特地为孩子们准备了节日蛋糕,伴随着《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声,大家一起插蜡烛、点蜡烛、许心愿、吹蜡烛、分享蛋糕,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现场,所有志愿者还向留守儿童赠送了学习用品、大礼包和助学金。最后,志愿者们到泽夫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书画棋院,现场体验参与了同学们的活动。盐都区“心•温暖”六一相约乡村少年宫集中行动必将在我校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追寻梦想铺设一条温暖向上的大道。(宋长建)第二篇:同样的冬日别样的温暖——捐赠简讯同样的冬日别样的温暖----记喀什十小”红柳公益”团队“1+1”暖冬行动一直以来,喀什市第十小学积极响应喀什市教育工委精准扶贫要求,不断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载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抓住这一载体、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创新推进这一载体,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共同努力,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各族师生、群众的心田,生根、开花、结果,为筑牢喀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钢铁长城添砖加瓦。喀什市第十小学精准扶贫对口乡村是英吾斯坦乡墩日克村(3村)。喀什市第十小学书记、校长蒋竹青同志一直竭其所能关注教育开展公益活动,当她关注到3村的孩子家境较为困难,但和其他寒门学子一样,他们勤奋、好学,但却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怀。于是,蒋校长向全校师生、家长朋友发出倡议:为3村的孩子捐赠棉衣、棉鞋、帽子、围巾、手套及学习用品。她的这一举动,得到了原喀什十小毕业生闫玲玲女士的大力支持,立即捐赠了280套棉衣、棉鞋,随即而来的喀什十小“红柳公益”团队和师生、家长们的积极回应,280件棉衣、280双棉鞋、280套帽子、围巾和手套、280瓶护手霜、280个崭新的书包文具盒……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十小的校园汇聚成了爱的海洋。2016年11月29日,喀什市第十小学“红柳公益”团队的师生在副校长陈旋同志的带领下,带着原十小毕业生闫玲玲女士的爱心团队及千名师生的爱心来到英吾斯坦乡定点扶贫3村深入学校,为273名学生送来了冬日的衣帽鞋袜及各类学习用品两个温暖包。闫玲玲女士、十小的教师和“爱心团队”队员亲自为孩子们穿衣戴帽试鞋,嘘寒问暖,看到孩子们穿上新棉衣、新棉鞋、戴着新帽子、围巾、手套时欣喜的表情,在场每一个的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下午6:00,室外温度在零下4°,寒气逼人,让人瑟瑟发抖,但是严寒和冷风没有阻挡孩子们“手拉手”活动的热情。活动中,师生们手中挥动着国旗,喜悦的笑脸上闪动着鲜红的国旗;在卡通人物熊大、米奇的带领下,“兄弟学校”的小伙伴们和着《小苹果》的音乐共同舞动着可爱的舞姿;当看到十小的“花样跳绳”社团的精彩的表演时,场上欢呼声、尖叫声、掌声一浪高过一浪,整个英吾斯坦乡墩日克村(3村)小学汇成了欢乐的海洋。当十小的爱心学生代表们亲手送上书包、钢笔等学习用品,孩子们或拥抱在一起,或拉手交谈,嘴里还不断的说:“我们的友情才刚刚开始,以后我们将一直联系下去。”;原十小毕业生闫玲玲奶奶激动的对孩子们说:“我们爱你们,冬天冷,但我们的心是热的,是关心你们的,你们要好好学习,团结一心,长大报效祖国”,霎时间,孩子们铮铮誓言响彻整个校园:“好好学习,团结一心,报效祖国!”团结、友善、奋进、和谐之气弥漫着3村校园每个角落,最后在阵阵嘹亮的《喀什噶尔唱团结》歌声中整个活动落下帷幕,但十小师生、红柳公益团队及爱心人士的扶持帮困、爱心捐赠的义举却给3村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活动结束后,蒋校长激动的说道:“虽然我们不能点亮所有的灯,但是能让一盏灯亮起来,哪怕是点亮一点点希望,我们已经满足,我们的温暖行动就要继续„„”是的,喀什十小“红柳公益”团队将继续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也许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可是我们坚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红柳公益”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坚信:哪里需要温暖,哪里就有

志信****pp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