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动火原因、防火的主要安全措施和配备的消防器材 第一篇:动火原因、防火的主要安全措施和配备的消防器材动火原因、防火的主要安全措施和配备的消防器材1、施工现场焊割作业应严格遵守“十不烧”规定。作业过程中应防止焊渣掉入可燃物上,作业完毕就检查周边情况,防火灾发生;2、严禁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明火作业、吸烟、乱扔烟头等;3、氧气瓶、乙烯瓶存放距离不得小于2m,各种气瓶安全附件应齐全有效,否则严禁使用;4、施工场地按照规范要求放置灭火器材;5、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6、操作前应检查所有工具、电焊机、电源开关机线路是否良好,金属外壳应有安全可靠地接地或接零,进出线应有完整的防护罩,进出线端应用铜接头焊牢;7、每台电焊机应有专用电源控制开关,开关的保险丝容量应为该机的1.5倍,严禁用其它金属丝代替保险丝,完工后切断电源;8、清除焊渣时,面部不应正对焊纹,防止焊渣溅入眼内;9、注意安全用电,电线不准乱拖乱拉,电源线均应架空扎牢;10、焊割点周围和下方应采取防火措施,并应指定专人防火监护;11、电焊时应正确使用防护面罩和专门手套进行操作;12、在焊接现场旁配备1个3KG灭火器。第二篇:动火安全措施动火安全措施1、严格执行动火票制度,现场有监护人,从事焊接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2、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设备。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接地线应牢固的接在被焊物件上或附近,防止产生火花。3、在动火现场准备相应的灭火器,灭火毯4、做好焊接时,做好防止金属熔渣飞溅、掉落引起火灾的措施以及防止烫伤、触电、爆炸等措施。焊接人员离开现场前,必须进行检查,确认无火种遗留。5、使用的电焊机的外壳以及工作台,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焊机应采用自动断电装置等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6、电焊所用的导线,必须使用绝缘良好的皮线。对有接头的应连接牢固,包有可靠绝缘。7、不准将带电的绝缘电线搭在身上或者踏在脚下,电焊线经过通道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外力损伤。8、焊工必须坚持“十不烧”原则,禁止无证人员擅自焊接或切割,禁止违章动火。焊接或切割前,工作现场必须清除易燃物和引燃物,并放置备用灭火器材,焊接或切割工作结束后,必须认真检查和清理现场,确认无隐患。第三篇:油库动火安全措施油库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油库动火作业的安全要求是:1.动火作业票(证)。禁火区内动火时,应办理动火的申请、审核和批准手续,明确动火的地点、时间、范围、方案、安全措施。动火作业手续不齐,安全措施没有落实,动火内容、地点变更,动火作业时间过期等都不准动火。2.协作联系。动火作业前应由审批单位通知协作作用单位和相关单位,有关动火作业的设备、部位、时间和协作(调)内容;动火单位应主动与协作和相关单位联系,协调有关事宜;动火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应共同组织各项动火作业,落实安全措施,并做好全面记录。3.拆迁封堵。凡是可以拆迁至非禁火区或其他安全地方进行动火作业的设备、零部件等,不应在禁火区内动火,尽量减少在禁火区动火的工作量。拆迁设备、零部件后的孔洞应立即封堵,以防油品流失或油气散发。4.隔离封堵。凡与动火设备、工艺管路相连的运行设备、工艺系统都必须可靠隔离封堵,以防油品、油气泄漏到动火设备、工艺管路和动火作业场所;必要时应将动火区与其他区域用防火墙等措施隔开,防止油品、油气窜入动火作业现场遇火星而引起事故。5.移去可燃物。将动火地点周围10m内的一切可燃物,如溶剂、润滑油、未清洗的盛放过易燃液体的容器、木框、棉布等都应移至安全场所。6.灭火措施。动火期间作业点附近的水源应充足,不中断;灭火器材数量足够,性能好;按安全措施派消防车和消防人员到现场,并作好灭火的充分准备。7.动火分析。动火分析主要是油气检测、分析,危险区域范围判断。一般在动火前30min进行,如动火中断30min以上应重新分析。分析数据应做记录,分析结果应填写分析化验报告,并签字。重要的动火作业应留试样保存到动火结束之后,从理论上讲,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小于爆炸下限时不会发生燃烧爆炸事故。但考虑取样的代表性,分析化验的误差,测试分析仪器的灵敏度,场所各部位油气浓度的不均匀性等因素,动火合格标准为:国内要求小于爆炸下限的4%,国外标准有的取爆炸下限的20%。8.检查监护。根据动火作业性质、范围及场所的重要程度,可能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检修作业指挥机构、项目和安全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按照动火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逐项检查落实,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动火现场的指挥和监护人,交待安全事项。9.动火作业(1)动火作业应由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无合格证的人员不得独立从事焊接工作。(2)动火时应注意火星飞溅方向,采用不燃材料挡板来控制火星,防止落入危险区域。(3)高处动火作业时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遵守高处作业安全规定。(4)氧气瓶、乙炔发生器或乙炔气瓶不得泄漏,两者间距不小于5m,距明火

一吃****永贺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