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就业年度工作总结 第一篇:劳动就业年度工作总结xxx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劳动保障工作是街道经济增效、辖区增收的有效途径。我街道的劳动保障工作在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业务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在建设路街道党工委的协助下,在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认真学习和实践xx同志“xxxx”的重要思想,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市、区劳动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人民政府的有关决定,切实加快劳动力资源开发步伐,做大做强劳动力资源开发这一目标和任务,坚持把促进街道劳动力就业、实现辖区增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把扩大就业和保障劳动力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全辖区各级部门的共同努力,埋头苦干,创新实干,我街道的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地做好xxxx年的劳动保障工作,在认真总结zzzz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xxxx年的工作思路。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xxxx年的基本工作针对我街道辖区人员流动量大和外来人员多这一现状,我们制订了一系列对策和计划。在具体工作中,我街道主要是通过政策扶持,政府引导,能人帮带,充分利用xxxxsm广场、第五大道等这一系列龙头产业,努力把建设路辖区的劳动力资源变为经济资源,提高辖区劳动力就业率,加快街道经济发展。二、xxxx年xxxx辖区保持比较充分就业辖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了94%,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4%,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91.2%;失业人员管理实现了“六个清”,登记失业人员全部纳入台帐(包括电子台帐)管理,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以《xxxx区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标准》为标准进行运作,年内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通过“962110”就业援助体系积极配合区就业服务中心解决辖区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并进行跟踪服务;辖区开发了26个公益性岗位并全面安置成功,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605人,培训合格率达到100.8%以上,城镇再就业培训160人,再就业率达60%以上;四个社区新增就业岗位分别为:培华2个、科大2个、建中3个、圣灯6个,总共为建设路辖区新增岗位13个,完成了区政府下达的目标;按规定落实社区公益型岗位的社保补贴和岗位补贴15人,全年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458人,落实社区就业服务机构的职介补贴和培训补贴132人,各项扶持政策应享尽享比率达95%以上;为辖区少儿购买少儿基金973人;农民工进城务工求职148人,办理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101人,已纳入了就业实名制管理和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为建设路退役军人核查共计57人;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关系确认553人,圆满完成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三、明年的展望xxxx年将迎来新的劳动法规,在新法规面前,我们要首先读明白、读懂,结合往年的实际转换自己的思维,用新的法律法规为辖区做贡献,转换思路,用更加先进的工作理念来完成区上下达的目标任务,为建设路的腾飞献出一份力。第二篇:劳动就业工作总结黄河东路街道魏家桥村、劳动就业工作总结2011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今年,黄河东路劳动就业管理局在市劳动保障局正确领导和省就业局具体指导下,认真履行部门工作职责,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稳定就业局势,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劳务输出转移,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实现富民强市”的工作思路,以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为重点,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动力,全力推进创业就业各项工作落实,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一、基本情况(一)主要目标任务完成和超额完成截止12月底,全村新增就业156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7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86人,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210人,全村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760人,新增接纳失业人员213人,为失地农民以农保转为社保人数达到600多人,为失地农民办理医保1300多人次.(二)就业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一是做到组织、人员、经费“三个保障”,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条例》;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咨询宣传、培训讲座、发放资料、专栏橱窗“五条渠道”,大力宣传《就业促进条例》;三是采取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大力推进就业培训、不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积极开展就业援助、规范职业中介行为“六大措施”,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条例》。(二)做到“三个”确保,规范资金管理一是按工作任务、按筹集资金、按重点中心工作,认真编制预算,确保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结构合理。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外部监管制度、项目化管理制度、专户管理制度等,确保就业专项资金规范管理。三是以资金预算为依据、资金使用为标准

思洁****爱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