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劳技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ocx / 文档详情
劳技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4万字
约27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劳技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ocx

劳技课堂教学模式探究.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技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第一篇:劳技课堂教学模式探究浅谈劳技课堂教学模式摘要:劳动技术教育是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中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本文分别从“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具选择和使用”和“综合实践活动的安排”这三个方面探讨劳技课堂新教学模式关键字:劳技课堂实践活动教具电子媒体教学模式在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21世纪,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变革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将更加广泛而深刻。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繁荣与富强,不仅需要领先的科学,还需要与科学相匹配、协调的技术。基于此,培养学生具有劳动技术的意识和素养,使他们初步获得从事基本的劳动与技术活动及进行技术学习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劳技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以《大纲》为指导,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调动学生学习劳技课的积极性为宗旨,根据不同课型进行精心设计。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劳技课堂的教学模式。第一是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方案设计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案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是每个劳技教师能否完成劳技课教学任务的先决条件。上好一节课的功夫不仅在课内而且也在课外,因而教师很有必要对劳技课堂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1.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地方化、校本化基于教材要适当安排适合本地区能够开展的教学内容。如有文化传统、民间工艺突出的地区,可以围绕民间艺术特色开展教学活动。例如盛产竹子的地区可以实施竹文化研究和竹制品的雕刻与工艺编制;山区可以进行石雕刻、木雕刻的学习与研究;城市可以选择废旧物品再创造的工艺项目制作等。2.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学是师生之间的紧密合作的过程,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生,不能用同一种模式教或者学。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制作类的劳技课时,我会提前制作个实物模型,并在课堂让亲手示范,再让学生模仿操作,最后进行指导和修正。而在教授其他类的劳技课时,我首先会让学生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引出后面需要教授的内容,把内容渗透到问题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面对的问题。3.注意教材内容的外延渗透教学设计仅仅只是一种过程性体验,是一个项目所需要的一种形式,重要的则在于一个项目实践以外潜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包括对学生心理、认知、协作、意志品质、道德、伦理、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作一些调查与了解,使教育教学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好时机,增强德育渗透,努力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教育。在具体作法上,教师可以在上新课前简单明了地点明题旨,再进行扣人心弦的激发;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注入”情感,从而激励学生刻苦学习,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教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第二是教具的选择和使用。1传统教具的使用--利用实物模型展示在劳技教学中,如果使用单一讲解,学生学习枯燥乏味,效果自然也不佳。而恰当利用教具,形象地将所要学习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但能加深学生印象,而且使学生感到有趣。例如在《制作小圆桌模型》时,笔者准备了许多小圆桌,有圆形支架的,有半圆形支架,有三角形支架,葫芦形支架„„。学生看到由不同材料做成支架各异的圆桌时,兴致勃勃,他们非常希望自己能动手做一个漂亮、新颖的小圆桌,注意力也自然而然的集中起来了。(1)反向展示策略引导学生观察,从反面思考问题,即最后一步到开始操作的回溯过程,用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2)分解展示策略展示时,采用分解实物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对重难点有充分的观察机会,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把课中的重难点通过分解展示的方法,化整为零,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展示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尽量做到能听则听,能看则看,能摸则摸,充分引发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2多媒体教具的使用--利用实物模型展示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表明正常人通常情况下信息量的获取,80%是通过视觉刺激,听觉、触觉、嗅觉等其它方式只占20%左右,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增加视觉刺激,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传统教学中,教学信息主要通过声音、文字、静态画面等媒体形式呈现,并通过老师的口述,板书等方式传输给学生,通过上述方式传输的教学信息往往是静态的、抽象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方式呈现和传递教学信息,不仅可以利用人多种感官的共同作用接收信息,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效率,而且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地表现出来,将静态对象赋予动态特征,增强视觉刺激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劳技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