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劳模事迹读后感.docx / 文档详情
劳模事迹读后感.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9.2千字
约16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劳模事迹读后感.docx

劳模事迹读后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模事迹读后感

第一篇:劳模事迹读后感劳模事迹读后感当我看完全国劳模李计文的事迹介绍,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当今这个私欲横流的社会里,还真的存在着这样一位朴实无华、一心为公的孺子牛,而且还生长于我们中国电信,就在我们的身旁。彷佛这样的故事只存在于儿时遥远的记忆,存在于小学老师口中的谆谆教导。当“雷锋叔叔”曾经那么熟悉的称呼逐渐消浅、远离我们的脑海,当“为人民服务”这个词语已变得模糊不清,当“人民公仆”的份量已无法辨别真假,当我们的思想正在被贪婪和彷徨吞噬着,李计文那无声的行动象一道闪亮的火花,锐利地划破我们心中的黑暗,惊醒我们与生俱来却正逐渐沉睡和遗忘的共鸣。“说句老实话,我从小就没有想过做伟人,也没想过干什么大事,就是平平常常地工作”,这是李永生对自己人生的诠释,这也是世界上最朴实简单却最深刻动人的箴言。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其实是最难的,也是最不平凡的。最让我记忆难忘的是李计文还是保德变电站的一名值班长。7月的一天,他交班完毕回到宿舍,忽然听到变压器的嗡嗡声有些异常。凝神细听后,他拔腿就往设备区跑。到主变旁边后,他发现主变所有冷却器停止运转。这时,当值运行人员也赶过来了,说主控制室并未报警,也没有任何显示故障的信号,在场的人一时无法判断冷却器突然停运的原因。情况很危急。如果强油循环风冷变压器冷却器停用超过1小时,就意味着主变要被迫退出运行。正当大家束手无策时,李计文分析:可能是冷却器电源出现故障。经过细查,果然是冷却器电源接触器下引线烧断。他想办法从附近引来电源,保证了部分冷却器运转,避免了一起主变停运事故。这时,大家才想起来:李计文已经下班了,为什么比值班人员还来得快?李计文笑笑:“我听惯了变压器的声音。今天觉得声音不对劲,就赶紧过来看看,哪里还顾得上自己值班不值班。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在我心底感动良久,竟然有如此细心、如此竭力为企业利益考虑周全的心思!这是一名赤诚的员工在为中国电信奉献他全部的智慧和汗水啊!而现在社会上一些挖空心思揩企业油水的人,站在李永生面前,是何等的矮小和卑微。企业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需要像李永生这样的千万员工用心呵护,才能强壮成长,才能为我们撑起一片保护的绿荫,我们也才能安然的无衣食担忧,享受美好人生。只有一个充满人情味的伟大企业,才能孕育出李计文这样赤诚的儿子;也正是靠着这么优秀的儿子默默耕耘,我们的企业才越来越走向辉煌。李计文,带给我们最质朴最纯粹的感动,带给我们无价的思考,他用他无声的行动,在我心中留下一道永不磨灭的闪亮标记,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中国电信人,我要用我的全心全意,把我的家装扮得更美丽!第二篇:劳模事迹2、人在路上路在心上:劳模小多吉的“养路经”新华网拉萨4月28日电(记者贾立君)“人在路上,路在心上。”作为一名公路养护人,20多年来,小多吉日复一日地践行着这样的座右铭。不仅如此,在营造平安大道的同时,他带领工人们发展第三产业,探索出“既养路又养人”的新途径。小多吉是青藏公路西藏那曲公路段二十四工区工区长。出生在道班工人家庭的他,从小就跟随父母当起了“编外养路工”。1983年,23岁的小多吉也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真正的养路工人,为此他高兴得几夜没有睡着觉。从此,他的青春也伴着叮叮当当的铁锹声焕发出光彩。“适才晴空朗照,转瞬雨雪交加;四季大风怒号,日日寒凉无常。”小多吉的工区所在地古露镇海拔4900米,在这没有无霜期的雪域高原,即便是夏季出工,都得穿上棉袄。“养好公路,是我们的天职。”虽然小多吉在1991年就当上了工区长,但他依然与大家一同劳作在45公里长的辖区道路上。“这可是首都北京连接拉萨的„生命线‟,不能有半点马虎,工区长经常这样说。”工人高宏告诉记者,他们工区已连续10年各项公路养护指标名列全区道班之首。“我们的第三产业也一直领先,现在职工们的日子过得很舒坦。”过去,在这个高原小镇流传着“苦不过养路工,穷不过道班人”的说法。因为在编的20名职工,大多是“单职工”家庭,光靠1000多元的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比较困难。工区100多名家属中,就有40多名待业青年,而养路经费又实行包干制,小多吉肩上的担子很重,他开始酝酿“既养路又养人”的办法。古露镇距南边的拉萨市200多公里,离北边的那曲镇也有近百公里路程。从1992年开始,小多吉组织职工家属拣牛粪、垃圾,开小卖店、台球室、茶馆、磨房,打造铁炉子、收购皮张等,发展第三产业搞创收。短短两三年,他们便购买了4辆东风自卸车开始跑运输。2003年,青藏铁路开工后,又购置了一台装载机,并组织10多名待业青年去铁路上打工。截至2005年底,累计盈利260多万元。现在多数养路工成为镇里的富裕户。二十四工区也一度成为青藏线上职工生活最好的工区。有了钱,小多吉提议拿出数十万元,补贴养路费用,改善了办公条件,维修了职工住房。三产成为职工致富的好渠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劳模事迹读后感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