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4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一篇: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4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实验室(1)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2、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3、掌握药品的取用等基本实验操作。学习要点重点:化学实验室的实验规则和常用仪器的名称、作用。难点: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课堂探究一、药品的取用药品取用的基本原则:①要注意做到“手不摸、口不尝、味扇闻”;②注意节约:严格按要求取用,一般固体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即可;③用剩的药品要遵守“三不”: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容器内。固体药品的取用: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的竖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地步,以免打破容器。口决:块状,大颗粒,金属;一横二放三慢立。粉末药品的取用: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口诀:小颗粒,粉末状;一斜二送三直立。液体药品的取用:打开细口瓶的瓶塞,然后倒放在桌面上,把试管倾斜,细口瓶的瓶口紧挨着试管口,细口瓶的贴标签的一面朝向手心,然后缓慢的倒药品。如下图:固体药品的取用粉末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存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取用少量液体时还可用滴管。取液体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污染滴管。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为再用。严禁用未经清晰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液体的量取量筒的正确读数方式滴管的试用讨论与反思一:了解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二:回答下面的问题1、细口瓶的瓶塞为什么要倒放在桌子上?2、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速倒还是缓慢地倒?3、拿细口瓶倒液时,为什么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手心处?4、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5、量取液体时,如果视线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存水平,而是采用俯视或者仰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读数为19mL,倾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mL,则实际该学生倾出液体的体积是()mLA.9B.大于9C.小于9D.无法判断第二篇: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2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2、能准确区别物质的性质。3、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学习难点重点1、物质的性质。2、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课堂探讨合作探究一:物质的物理性质上述提到的水变成冰、酒精挥发以及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物理性质: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物质的性质。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电性、延展性和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合作探究二:物质的化学性质木材燃烧、菜刀生绣、铜丝生锈,这种性质在什么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达标检测一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固体酒精用于燃料B.用铝做成锅C.用石墨做电极D.用铜制造导线2、下列各种物质中,颜色、状态都相同的是()A.空气和天然气B.铁和铜C.水和植物油D.酒精和食盐3、通过观察和使用食盐,得出以下不属于食盐性质的是()A.白色固体B.咸味C.易溶于水D.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二下列属于物质的什么性质1、以粮食为原料能酿酒。2、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3、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三1、在常温条件下,蔗糖是一种色的固体,它(填“易”或“难”)溶于水。蔗糖受热变黑,发生了,因为该过程中有生成。2、钛被称为“21世纪金属”,钛制的坦克、潜水艇、军舰没有磁性,不会被磁性水雷发现,这属于性质(填“物理”或“化学”,以下同)。钛可以代替不锈钢,抗腐蚀性强,这是钛的性质。镍钛合金具有“记忆”功能,变形后加热到95℃以上便可恢复原形,科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形状记忆反应”,这属于性质。学习与反思讨论-提问-举例第三篇: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第一

猫巷****觅蓉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