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大学与近现代中国 第一篇:北京大学与近现代中国北京大学与近现代中国摘要:北京大学作为中国近代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从京师大学堂,国立北京大学,西南联大,最后到现代北大的发展。北大的每一次转变,都伴随着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起伏。它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关键词:北京大学;中国近代史;见证者;参与者。曾有人这样评价北京大学——“承太学正统,立大学祖庭”,也有人说北京大学是中国政治的“晴雨表”,我说北京大学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北京大学从18世纪末成立至今,在扮演重要角色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国近代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北京大学的发展来解读中国近代史。(一)清末-京师大学堂(1898-1912)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中方大败结束,清朝政府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成为日本宰割的对象,与此同时,以欧美国家为首的帝国主义列强更是加速了对中国的侵略,各国在中国掀起一场割地狂潮,中国又再一次陷入了被瓜分亡国的危机中。为了救亡图存,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了一场变法维新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他们认为只有学习西方先进知识,发展自身力量,才能实现变法维新,从而达到救亡的目的。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以及慈禧的默许之下,维新运动得以快速发展,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一文中提出,“自京师立大学,各省立高等中学,各府县里中国小学及专门学”。此举得到光绪的支持,同年6月,光绪下诏强调“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尤应首先举办”,由梁启超起草章程确立办学方针。7月3日,光绪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自此,影响中国教育界百年的学府-北京大学前身正式成立。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在北京城中爆发,光绪帝被软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亡海外,仅存留百天的维新变法宣告失败。慈禧下令宣布所有变法内容无效,全部废止,而京师大学堂以“萌芽早,得不废”之故,得以保留下来,但其处境也是举步维艰。(二)中华民国时期-国立北京大学(1912-1937)1912年,京师大学堂更名国立北京大学,由严复先生担任校长。后来在蔡元培出任校长时期,他秉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的理论,使北大的思想气氛极为活跃,这也是为何新文化运动会以北大为主要阵地的原因。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治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本国军阀混战;文化上:尊孔复古之流涌动,西方启蒙思想也进一步传播。陈独秀在北京创办《新青年》,在蔡元培,李大钊等人支持下,以北京大学为中心,宣扬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向落后的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批判。他们集中打击作为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要求思想自由;后来又开展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学,废除文言文。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新文化运动开始宣扬马列主义,毛泽东等青年学生开始认识和学习马克思的思想,北京大学因而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萌芽地,后来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创立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活动地点。此时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使原本的旧民主主义文化运动转变为更为先进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运动,从而给中国知识分子来了一场思想洗礼,给后来的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巴黎和会,遭受屈辱的不公平对待。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以及屈辱的“二十一条”传回国内,群情激奋,积压在人们心中的怒火爆发出。1919年5月3日晚,北大校园一片沸腾,北大、清华、专科学校的学生们聚集在北大法科礼堂,讨论如何挽救祖国的问题,会上作出四条决定:联合北京各界一起斗争;告知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外交代表,拒绝在条约上签字;联合全国各地举行示威游行;在5月4日在天安门前公开对段祺瑞政府示威。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京多所大学的学生在北洋政府前集会,罗家伦写下《北京学界全体宣言》,随后进行轰轰烈烈的示威游行。与此同时,北京学生的爱国思想迅速感染全国,得到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和人民的热烈支持,使这场爱国运动发展到了全国各地,掀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高潮。(三)抗日战争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7-1946)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华北陷入危机之中。在当时国民政府教育部的命令下,国立北京大学南迁,与国立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后来,战争局势进一步恶化,又重新迁到云南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积极响应征兵,纷纷投笔从戎,凭借滋生所学知识,与敌人进行斗争。很多学生参加战斗,有的奋不顾身,牺牲在战场之上;有的英勇杀敌,成就抗日英雄。联大的留校师生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精神,在不放弃发展教育的同时,努力科研生产,支持前线作战开展各种支持抗日的活动,参与后方运输保障,对反动分子破坏抗战表示积极反对,参加和统一爱国统

书生****1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