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共5篇) 第一篇: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太湖县人民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为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减少和杜绝实验事故发生,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健康,特制定本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所有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相应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二、在开展涉及有关病原微生物的工作时,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实验室,实验室应有明确的危险标识。三、操作样本、血清或培养物的全过程应穿戴适当的且符合风险级别的个人防护装备,如一次性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帽子、口罩等,并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四、防止锐器损伤,对针头、玻璃等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禁止用手对任何利器进行剪、弯、折断、重新戴套或从注射器上移去针头。五、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应作手等暴露部位的清洁消毒。六、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对所有用于处理污染材料的设备和工作台面等在试验结束后应进行及时的清洁与消毒。七、所有标本、培养物和废物均应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接种和体格检查,并做好登记记录。第二篇: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科室主任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其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2.实验室除辅助工作人员外,从事实验室活动的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正规院校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术资格。3.必须经过较系统的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并经实验室所在单位考核合格。4.实验室要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不应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二)环境、设施管理1.在实验入口处应粘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和负责人电话。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应进入实验室,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状态。2.实验室必须是独立的实验区域,实验室内严禁设立生活区和办公区。3.实验室出口处应设立专用的感应式或手柄式开关的洗手池、干手器。4.实验室内应设有适当的空气消毒装置,可进行良好的通风换气;配备合格并满足实验室需要的生物安全柜;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验证合格。5.实验室需配有专用的工作服,常备乳胶手套,消毒剂。6.实验室需配备专用于保存标本和菌(毒)种的冰箱,保存明确含有病原微生物标本和菌(毒)种的冰箱需配备双锁。(三)病原微生物的分类、采集、运输管理1.实验室按照《人间病原微生物分类目录》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类。根据实验室活动的性质、所涉及的病原微生物种类,从事与本实验室相当的实验活动。2.病原微生物的才具应当具有:①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的生物安全相当的防护水平;②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③有效地址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措施;④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⑤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做详细记录。3.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取得《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转运证》后方可运送,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运转。(四)操作管理1.实验室应围绕生物安全管理中病原微生物标本的接收、登记、保存、实验操作、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与维护,菌(毒)种运输、保存等环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技术规范、应急预案。2.指定专人对涉及含有致病性微生物标本、菌(毒)种的一切实验活动进行如实的、可溯源的记录。记录内容应使用客观计量指标,记录者签字确认。3.严格执行微生物实验室技术操作规范、规程,自觉参加有关知识培训,及时更新知识。4.微生物室标本接种、培养、鉴定等有传染性风险操作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非本室工作人员严禁入内。5.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戴手套,穿隔离衣,戴口罩,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措施。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6.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其他暴露的粘膜或皮肤。不得戴手套离开实验室在实验室来回走动。7.严格禁止用嘴吸痰。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8.所有样本、培养物和废弃物应被假定有传染性,以安全方式处理和处置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应严防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微生物实验室的废弃物必须高压灭菌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9.防治接触用于培养的塞子和胶带等可能含有高浓度的致病菌的一切物体。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里进行。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10.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

贤惠****6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