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合集).docx / 文档详情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合集).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5.5千字
约11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合集).docx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合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合集)

第一篇: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一、前瞻性医院感染监测制度1、将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于科室,使之依照标准发现和报告医院感染病例。2、、各病房及有关的医技科室的感染管理领导小组,设监控医师、护士各一人,负责发现上报医院内感染病例。3、各病房发现感染病例后,应及时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认真填写登记表,并在24小时以内报感染管理科。4、专职感染监控人员,定期到病房巡视,发现新的感染病例进行登记,并对其隔离、诊断项目的执行和抗生素的使用进行检查。5、定期去临床微生物室查询送验标本阳性结果并登记。6、必要时去放射科和超声波室查询阳性结果。二、回顾性医院感染监测制度1、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定期对出院病历进行检查。2、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检查每份病历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并做好登记。3、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填写医院感染调查表。4、对发生医院内感染的病例进行登记,并与该月上报病例核对,计算出医院感染漏报率。5、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填写医院感染统计报表。三、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监测制度1、当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时,立即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医院感染暴发情况,24小时内报卫生主管部门。2、对该种感染的病人接触者和其它可疑传染源的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的检查。3、对病人做适当治疗和对环境、物品、排泄物做正确的消毒处理,需要隔离的病人,及时隔离,必要时暂停接收新病人。4、从流行病学角度对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分析比较,推测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或因素,实验室检验结果及采取措施的效果作出综合判断,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四、消毒灭菌监测制度1、消毒供中心、口腔科等高压锅每锅进行工艺监测(每锅记录锅号、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灭菌操作者签名等项)和化学监测(每包监测,手术包中心放化学指示卡)。2、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监测(预真空灭菌锅每日B—D试验)。五、使用中消毒液监测制度1、用于物表、物品消毒的含氯消毒剂每日监测其使用浓度,消毒液每天更换。2、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3、浸泡器械的消毒液有效成份含量在使用中随时监测,细菌污染量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六、紫外线灯监测制度1、新灯管用前紫外线辐照强度≥100uw/cm2。2、使用中灯管每半年监测一次,强度不低于70uw/cm2。做好记录。3、每个紫外线灯均建立登记本,记录照射时间和操作者签名。七、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制度1、高危区如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存放区、检查包装灭菌区、母婴同室,产房、ICU、NICU、PICU、配液中心、输血科等部位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监测每月一次。2、普通病房治疗室、换药室、急诊科等每季度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一次。3、母婴同室、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监测沙门氏菌污染状况,每月一次。感染管理科2014年3月24日第二篇: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制度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制度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做好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合我院实际,修订本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切实可行的医院感染监测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监测。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收集医院感染病例资料。二、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并向主管领导汇报。三、每季度以书面形式向主管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监测情况,并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四、每年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估。医院感染发病率应控制在10%以下:I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应低于1.5%。五、医院感染管理科结合日常监测中发现的高危科室、多发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等开展目标性监测,定期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对其效果进行评价。六、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年至少幵展一次现患率调査,现患率调査的间隔时间相对固定,每年7-8月份幵展。相关文件:《医院感染管理办法》.2006《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09第三篇:口腔科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口腔科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口腔科在日常诊疗过程中,由于各项操作直接接触患者的口腔膜、唾液和血液,器械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污染,如不经严格的消毒处理,极易造成交叉感染。根据《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制定口腔科医院感染监测制度。一、压力蒸汽灭菌的监测1、物理监测法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灭菌时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灭菌参数。温度波动范围在±3℃内,时间满足最低灭菌时间的要求,同时应记录所有临界点的时间、温度与压力值,结果应符合灭菌的要求。2、化学监测法⑴应进行包外、包内化学指示物监测。具体要求为灭菌包包外应有化学指示物,高度危险性物品包内应放置包内化学指示物,置于最难灭菌的部位。如果透过包装材料可直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合集)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