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十七年散文(推荐5篇).docx / 文档详情
十七年散文(推荐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4.1万字
约71页
0
6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十七年散文(推荐5篇).docx

十七年散文(推荐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十七年散文(推荐5篇)

第一篇:十七年散文三、十七年散文概述1949年-1956年为第一阶段:主要实绩表现在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如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刘白羽的《朝鲜在战火中前进》、杨朔的《鸭绿江南北》等;二是迅速及时的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如柳青的《王家斌》、华山的《童话的时代》、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杨朔的《石油城》、萧乾的《万里赶羊》等。缺陷:题材不够广泛,体裁过于单一,存在较多的概念化倾向。主要的歌颂性的,较少干预生活、沉潜生命人生的作品出现。1957年-1966年,是十七年散文创作的第二阶段:是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题材更为广泛,思想较为深刻,艺术较为精湛,作品数量多,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艺术趋于圆熟的作品。如杨朔的《海市》、《东风第一枝》,秦牧的《花城》。刘白羽的《红玛瑙集》、巴金的《倾吐不尽的感情》、冰心的《樱花赞》,吴伯箫的《北极星》、碧野的《情满青山》,方纪的《挥手之间》、峻青的《秋色赋》等。报告文学体现出时代感、新闻性和歌颂性,与共产主义教育思想结合的特征。报告文学直接服务于政治和政策倾向逐显端倪。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如刘白羽的《万炮震金门》、雷加的《三门峡截流记》、田流的《忠心耿耿》、穆青《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徐迟的《祁连山下》等。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北京晚报》开辟的以“燕山夜话”为题的杂文专栏,由邓拓主持,其后,《前线》杂志和《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了“三家村札记”(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和“长短录”专栏(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这些杂文针砭时弊、尖锐活泼、坚持真理、旗帜鲜明,敢于触及社会中的一些矛盾,与歌颂性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个时期的散文由于受到“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的影响,作家基于统一的思想表现模式,限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主要体现为豪言壮语式的歌颂,缺少真情的抒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四、代表作家介绍1、杨朔(1913-1968):原名杨毓瑨,山东省蓬莱县人。1937年去延安参加革命,曾辗转西北各地和华北抗日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工作。解放战争时期,转入晋察冀野战军,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从1938年开始,杨朔陆续发表了一些通讯特写、小说和散文。抗美援朝期间,他曾赴朝鲜前线,著有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1953)。小说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歌颂中朝人民在并肩战斗中结成的兄弟情谊,是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部小说。还著有通讯特写集《鸭绿江南北》(1951)、《万古长青》(1954)。抗美援朝结束后,杨朔主要从事外事工作,同时致力于散文的创作。这期间写的散文集《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亚洲日出》等反映亚非人民反帝、反殖的战斗风貌和我国人民的新生活。另外,他还著有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斗争的长篇小说《洗兵马》上卷《风雨》。文革中杨朔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1968年8月3日服大剂量安眠药自杀死亡)。1978年《杨朔散文选》出版。杨朔散文的特征:1)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战斗性。他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2)注重诗境的创造: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在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注重创作诗的意境。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3)结构精巧。常常大处着眼,小处落笔,采取寓大于小、寓远于近的艺术表现方法。初看常有云遮雾罩的迷惑,但峰回路转之后,曲径通幽,豁然展现一片崭新天地,而且结尾多寓意,耐人寻味。4)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具有艺术魅力。象诗一般精确、凝炼、含意丰富又富音乐感,具有清新俊朗、婉转蕴藉的风格。局限是:散文思想内容过于时代化;刻意追求诗境,惯用象征、比附等,艺术表现上有雷同倾向(见景——入境——抒情——升华——点题);缺少对生活的真情实感。2、秦牧:原名林觉夫,广东澄海人。1919年8月19日生于香港,1992年去世。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新加坡侨居。13岁回国后,先后在澄海、汕头、香港等地就学。抗日战争时期,辗转在广州、桂林、重庆等地,担任演员、战地工作队员,教师、编辑等。1938年开始在广州报刊上发表作品。《秦牧杂文》,这是他的第一本集子。1945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过民盟中央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十七年散文(推荐5篇)

文档大小:6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