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南京历史与文化——11清代.docx / 文档详情
南京历史与文化——11清代.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3.1万字
约53页
0
5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南京历史与文化——11清代.docx

南京历史与文化——11清代.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京历史与文化——11清代

第一篇:南京历史与文化——11清代十一、清代的东南重镇明朝末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日益激化。1628年,陕北爆发农民起义,不久发展成为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其中著名的起义领袖有高迎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明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在皇宫北门——玄武门外的万岁山(今景山)自缢身亡,明朝灭亡。(一)短暂的南明王朝明朝灭亡后,明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了福王、唐王、鲁王、桂王等地方性政权,统称南明王朝。(1)南明弘光朝廷的覆亡1644年,福王朱由崧(万历皇帝之孙)在南京被拥立为帝,年号“弘光”,史称南明弘光政权。弘光政权腐朽不堪,第二年(1645年)就被清军消灭了。(2)清初江宁府清军占领南京以后,将应天府改为江宁府,在南京设两江总督,官居一品,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改明皇城为驻防城,由江宁将军驻守,南京成为清初统治东南的中心。明代国子监(今四牌楼东南大学一带)改为江宁府学;明代武庙(在今市政府大院内)改为文庙;明代应天府学(在今夫子庙)改为江宁上元两县县学,今夫子庙附近的贡院仍是江苏、安徽两省“乡试”(考“举人”)的场所。(3)郑成功“白土山之役”南明弘光王朝覆亡后,明朝遗臣们又在福建、浙江分别拥立了皇室后裔唐王、鲁王,继续进行抵抗清军的活动。1659年,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的南明唐王大将郑成功,联合浙江鲁王政权的大臣张煌言,进攻清政府的东南重镇南京。7月上旬,郑成功率大军乘船在南京仪凤门附近登陆,然后分别在城周围建连营83座,将切断水陆交通,将南京城重重包围起来。清军采取诈降之计,突袭郑军总部白土山营寨。郑军无力抵抗,四下溃逃。“白土山之役”使郑成功的军队损兵数万,十多位大将战死。郑成功只好退回厦门,此后再也无力北伐,其抗清斗争被迫退回东南沿海地区和海上。后于1661年3月收复台湾。(二)康熙乾隆下江南与“金陵四十八景”16世纪末,东北女真族在其首领努尔哈赤(1559-1626)的统领下,逐步壮大。1616年,建立后金政权。1626年,改女真族为满族,改金为清。(1)清王朝的兴起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大金”(史称“后金”)。次年,努尔哈赤迁都盛京(今辽宁沈阳)。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其第八子皇太极即位,改国号为“大清”,改建州为“满洲”,改女真族为“满族”。1643年,皇太极去世,其第九子福临即位,改元“顺治”。1644年五月,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清军击败李自成军,将政权从沈阳迁至北京,建立了统治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2)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江南的局势稳定以后,清政权对于南京在全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作用十分重视,这样,就导致了康熙皇帝的六次下江南。数十年后,乾隆皇帝效仿其祖父,也先后六次下江南。康熙皇帝南巡时,有五次住在江宁织造府,一次住在江宁将军署。乾隆皇帝六次都住在以江宁织造府扩建的行宫里。“大行宫”之名由此而来。(3)金陵四十八景金陵名胜,最早见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顾起元《客座赘语》,其中有《金陵四十景图考诗咏》,“景各为图,图各为记,记各为诗”,这“四十景”也就成了后世作金陵景物图咏的蓝本,但所绘之图现已不知下落。清初,“金陵八家”之一的高岑又绘制《金陵四十景图》,周亮工为这部图册写了题跋,回顾了“金陵山水,旧传八景、十景、四十景,画家皆图绘”的历程。高氏这一组金陵景物图后来刊入康熙《江宁府志》。大约在乾隆年间,“金陵四十景”发展成为“金陵四十八景”。(三)文学艺术(一)三部文学作品清代前期的三部著名文学作品——《桃花扇》、《儒林外史》、《红楼梦》,都是以金陵为主要的背景写作的,并且书中有不少关于金陵景物的描写。《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是孔子的第64代孙,所写《桃花扇》是清代成就最高的一部戏剧。《桃花扇》以明末南京为背景,以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歌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深刻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揭露了弘光小朝廷奸臣当道、昏君误国的兴亡教训。《儒林外史》被誉为“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清代文学家吴敬梓在南京的客居地“秦淮水亭”完成的。《儒林外史》展示了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以封建士大夫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度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丑恶的灵魂入手,进而讽刺了封建官吏的昏聩无能,地主豪绅的贪婪吝啬,附庸风雅的名士的虚伪卑劣,以及整个封建礼教制度的腐朽和不堪救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伯父和父亲,曾经先后四代在金陵拉任“江宁织造”官的要职达60年之久,从而构成了《红楼梦》的重要历史背景材料。《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18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南京历史与文化——11清代

文档大小:5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