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南京灵谷寺导游词 第一篇:南京灵谷寺导游词灵谷寺各位游客,现在我们便来到了灵谷寺,灵谷寺的原址位于现在的明孝陵所在地。它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5年),梁武帝女儿永定公主在高僧宝志和尚圆寂后,在墓前建造了五层琉璃宝塔,称“志公塔”。此后不久,就改为开善寺。南朝时期叫“开善道场”,唐代称为“宝公院”,明初称为蒋山寺。1381年,朱元璋为建明孝陵,降旨迁寺,并亲自赐名“灵谷禅寺”,书写“天下第一禅林”匾额悬于寺门。当时寺僧千余人,占地500余亩,可谓盛极一时。灵谷寺建成之后,遭到了数次较大的破坏。1928年,当时的灵谷寺早已变得面目全非。北伐胜利后为纪念牺牲的战士,选定灵谷寺旧址建阵亡将士公墓。新中国成立之后,改为灵谷公园。现在,我们来到了灵谷寺的入口。前方有一面积数亩的水池,叫放生池。初建时,朱元璋曾前来巡视,他觉得这地方太空旷,缺少景致,于是派了万名军工挖成了这座水池,所以又名万工池。万工池北侧便是灵谷寺的山门,山门是寺庙大门的通称。这山门也就是灵谷公园的大门,叫文武方门。各位请看:这座仿古建筑的山门是30年代重建的,其形式为三拱门,绿色琉璃瓦庑殿顶,外墙为红色,所以也叫红山门。门额上原是蒋介石手书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现改成了“灵谷胜境”四字,是现代书法家钱松咢先生的手笔。门外的一对石狮,是建造阵亡将士公墓的北平军分会赠送的,原是肃顺墓遗物。进入红山门,我们走上了一条青石铺就的两道。而道的尽头,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阵亡将士牌坊。牌坊由钢筋水泥构筑,顶覆绿色琉璃瓦。牌坊前中门门额上横刻“大仁大义”四字,北面刻“救国救民”四字,都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写的。匾额两边刻有梅花图案,嵌有瓷制国民党党徽图案,瓦当上同样有国民党党徽图案。牌坊前有一对汉白玉雕刻的石兽,名叫貔貅。貔貅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异常凶猛,每至阵前,一往无前,所向披靡,此物放在这里象征阵亡将士的忠勇威武,是陆军第十七军所赠。各位游客,前方这座巍峨的殿宇就是闻名中外的无梁殿。它是明代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建筑,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由于这座殿是砖石拱券结构,不用梁木,所以俗称“无梁殿”。无梁殿建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年),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大殿的东西长54米,面阔5间,进深3间。虽然经过多次重修,但其结构始终没变。殿顶是重檐九脊琉璃瓦,屋脊上的3个琉璃瓦塔是喇嘛塔。其建筑结构改变了我国古建筑梁柱结合框架式的建筑传统。整座建筑找不到梁柱,全部用砖砌造而成。殿内还有砖砌的券洞,五间三进。游客们,看了无梁殿的外观,接着随我进殿内参观。据史料记载:无梁殿自明代兴建后,供奉着无量寿佛等大小佛像。1928年,国民党政府花了12万元工程费用,把它改为阵亡将士公墓的祭堂。原来的佛龛被改成3个大砖台,作陈放祭器用的祭坛,每座祭台都有一方石碑。请看:中碑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之灵位”,左碑为“国歌”,右碑为“国父遗嘱”。祭堂四周壁上,嵌有110块太湖青石碑,镌刻这北伐阵亡将士姓名。采用“代表葬”的办法,以师为单位,从每一军阶的阵亡将士中,抽选出一名代表入葬。经各师呈报名册,计60个师,共有阵亡将士33224名。殿内还设有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这里展出了辛亥革命前后57位名人的蜡像,这些蜡像是依据当时的历史照片、资料,参照人物各种角度的镜头,按真人大小1:1制作的,共组成22组带有故事情节的动态画面,蜡像造型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再现了革命先驱叱咤风云的生动场面。参观完无梁殿,我们来到了半圆形的花坛草坪前,这里原为五方殿遗址,供奉五方五智佛,民国时期为阵亡将士第一公墓的墓地。主要安葬北伐战争及1932年上海淞沪抗战的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阵亡将士,共有大小墓穴1624个。现这两座碑已成为南京市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作为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建造这座公墓时,采用了西式的背向数百米长的半圆形围墙,弧形起伏,类似于中国的太师椅形状,颇有中西合璧的风格。原公墓现改为花圃,种植银杏、桂花、牡丹、月季、腊梅等,中间有一株金陵桂花王。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看到这座建筑叫松风阁。松风阁是一座依山而建的仿走马楼式建筑,面阔9间,屋顶为重檐式,铺以绿色琉璃瓦。登楼远望,视野开阔,微风过处,松风阵阵。这座建筑也是“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纪念馆。纪念馆于1931年起建造,由美国建筑师茂非按中国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设计,造价21.5万元。1933年完工后正式定名“革命纪念馆”。这幢二层楼建筑,东西长41.7米,南北宽19.7米,为钢筋水泥仿木结构。外有回廊,楼下为9间,中为穿堂,上面是走马楼式的楼屋。原供陈列阵亡将士遗物或举办展览,现为茶室和小卖部。穿过松风阁,可以看到一只石鼎,是当时的安徽省主席刘镇华赠送的,鼎壁四周刻有“铭鼎垂勋”四字,意为烈士功绩流芳千古。各位,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石塔,是公墓中轴线

依波****bc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