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博物馆之行感言.docx / 文档详情
博物馆之行感言.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4万字
约26页
0
3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博物馆之行感言.docx

博物馆之行感言.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博物馆之行感言

第一篇:博物馆之行感言博物馆之行感言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这片美丽而浑厚的土地上,诞生了璀璨的中华文明。它以其独特的内涵,丰富的包容性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山东是这片美丽的土地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齐鲁大地是我们对其文化丰富性的一个赞同。然而齐鲁文化绝不是山东文化的全部,它只是冰山一角。人类历史的每一个时期甚至是远古时期,山东文明都以其独有的特色在历史文明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山东省在北纬34度25分至38度23分、东经114度36分至112度43分之间,东西最长约700公里,南北最宽420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山东省的地势,中部为隆起的山地,东部和南部为和缓起伏的丘陵区,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坦的黄河冲积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山东省的最高点是位于中部的泰山,海拔1545米;最低处是位于东北部的黄河三角洲,海拔2米至10米。山东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平原、盆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3%;山地、丘陵约占34%;河流、湖泊约占3%。山东省境内河湖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0多条。被誉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自西南向东北斜穿山东境域,流程610多公里,从渤海湾入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自东南向西北纵贯鲁西平原,长630多公里。其他比较重要的河流还有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淮河等。山东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和东平湖。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和南阳湖组成,总面积1375平方公里,为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山东主要的山脉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孟良崮等。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省年平均气温11度—14度,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950毫米,无霜期沿海地区180天以上,内陆地区220天以上。山东以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得山东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省,也使得山东地区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山东成为南北方交流的一个交通要塞,同时山东拥有众多的港口。这为山东的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十二月六日,我们一行人来到山东省博物馆,开始了我们的历史探寻之旅。恐龙——人在齐鲁大地上,我们也发现了恐龙的化石,这给已是多姿多彩的齐鲁风情添加了一笔浓彩。在省博物馆,当看到鸭嘴龙化石骨架时就被其巨大的身躯所震撼,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恐龙的强大。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人类堆砌起来的石化股价,这提醒着我们恐龙已成为过去,它们已经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中。面对这森森白骨般的化石,激发了我们对人类的发展深深反省。我们从哪里来,将去向何方啊?从人类诞生在这个星球上,一步一步,走向文明,我们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这只是人类历史的一小段,我们还有多少路要走啊?我们还能走多上的路啊?还是让我们放下着沉重的包袱吧,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脚步一睹几千年的历史中华夏文明尤其是齐鲁文明的风采吧。文明之始——大汶口文明大汶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前2500年)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典型。以泰山地区为中心,东起黄海之滨,西到鲁西平原东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苏淮北一带,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这类遗存的发现。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040—前2240年,延续时间约2000年左右。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遗物特征,可以区分为早、中、晚3期。有泥质、加砂陶,早期以红陶为主,晚期灰、黑比例上升,并出现白陶、蛋壳陶。手制为主,晚期发展为轮制陶器,烧成温度900—1000℃。器型有鼎、鬶、盉、豆、尊、单耳杯、觚形杯、高领罐、背水壶等。许多陶器表面膜光,纹饰有划纹、弦纹、篮纹、圆圈纹、三角印纹、镂孔等。彩陶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红、黑、白三种,纹样有圈点、几何、花叶等。大汶口文化于1959年首次发现,进行发掘,考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考古学界即将大汶口遗址及其相类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其后,于1974、1977、1978年,又先后进行多次发掘。遗址内涵丰富,有墓葬、房址、窖坑等。出土生活用具主要有鼎、豆、壶、罐、钵、盘、杯等器皿,分彩陶、红陶、白陶、灰陶、黑陶几种,特别是彩陶器皿,花纹精细匀称,几何形图案规整。生产工具有磨制精致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磨制骨器,而骨针磨制之精细,几可与今针媲美。墓葬以仰卧伸直葬为主,有普遍随葬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博物馆之行感言

文档大小:3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