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岳麓版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同步教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6万字
约29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历史七年级上岳麓版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同步教案..docx

历史七年级上岳麓版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同步教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七年级上岳麓版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同步教案.

第一篇:历史七年级上岳麓版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同步教案.历史七年级上岳麓版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同步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简述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使用磨制石器、饲养家畜、烧制陶器、过着定居生活;半坡人能纺织麻布,缝制衣服,并有了原始艺术;引导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片或模型,寻找其中较为明显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其中所反映的历史特征,形成简单的历史结论,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历史图片或模型的基本技能和陈述历史问题的口头表达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展示出土文物图片和实物模型及设置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知识,逐步积累对原始农耕生活的认识,最终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②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观察法、比较法,并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体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的智慧,感受他们为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培养爱国主义情感。②通过了解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当时的生活状况,体会人类适应自然的漫长和艰辛,增强承受挫折的意志,从而更加珍视生命,善待人生。③让学生查找有关网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学习服务,既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又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意识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教学难点:导致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生活状况不同的原因四、教法学法采用读图,用视觉效果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然后通过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在比较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对原始农耕文化的正确认识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回顾第1课:元谋人、北京入主要靠渔猎采集为生,住在洞穴里或树上,生产力极为低下,生存问题一直是人类诞生之初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到距今六七千年的时候,这种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后多媒体演示骨耜、石刀、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人面鱼纹盆的图片。【新课教学】展示骨耜、石刀、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人面鱼纹盆等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东西吗?做什么用的?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说明:这些就是在中华文明的起源中,我们的祖先使用的生产工具——骨耜、石刀及居住的房屋——河姆渡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还有墓葬用的人面鱼纹陶盆。读图学习:1、在中国地图中用动画显示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彭头山、城头山等遗址的位置,使学生明白在原始农耕时代,氏族村落遍及中华大地。同时重点显示河姆渡和牛坡遗址的位置,教师进行说明:今天我们就通过长江和黄河流域的这两个典型代表来说明我们祖先原始的农耕生活的状况。2、关于河姆渡人的生活,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用多媒体手段(或者通过讲故事、表演),再现河姆渡人的生产和生活场景。①河姆渡人住在于栏式房屋里生活的场景(教师简单介绍这种房屋的构造)。学生读图后讨论:河姆渡人修建的这种房屋叫什么房屋?为什么要这么修建呢?然后教师点评。②河姆渡人在土地中生产的场景:用骨耜耕地,播种,用石刀收割。学生讨论:河姆渡人种植的会是什么农作物呢?教师可出示出土的骨耜和水稻粒的图片,说明骨耜的构造和用途,重点指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③河姆渡人在有井架的水井里打水的情形。④河姆渡人在房屋旁边圈养猪、狗、水牛等家畜的情形。3、关于半坡人的社会状况,再次在中国地图上显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地理位置,教师说明这两个氏族村落因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的不同,虽基本上同属一个时期,但从考古发现来看,他们的社会生活有很多不同之处。教师提问:我们现在就来找一找半坡人与河姆渡人的生产和生活到底有哪些不同?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讨论,回答。教师出示出土的历史文物的图片(粟的朽粒、菜籽和石斧、石锄等工具,饲养的家畜骨骼化石)和复原的半地穴式房屋的图片,让学生对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有个直观印象。教师对半坡人种植的农作物、使用的生产和生活工具、饲养的家畜、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进行说明。教师出示半坡出土的陶轮,说明半坡人已能纺织麻布,缝制衣物。教师出示仰韶文化的原始艺术珍品,如人面鱼纹陶盆、狗首鸟尾陶塑、骨珠、刻有符号的陶片等,说明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半坡人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重点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4、关于氏族,出示《半坡遗址示意图》,包括居住区、公共墓地、制陶窑场三个部分,进而说明什么是氏族及其特点。注意指导学生对历史文物和遗址图片、示意图进行观察、分析时,应注意:①注意图片中表明的文物所属时间、地点,以便联系已有的知识。②注意观察对象的外形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历史七年级上岳麓版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同步教案.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