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历史 高频考点十九 材料分析题.docx / 文档详情
历史 高频考点十九 材料分析题.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4.1万字
约71页
0
6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历史 高频考点十九 材料分析题.docx

历史高频考点十九材料分析题.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高频考点十九材料分析题

第一篇:历史高频考点十九材料分析题高频考点十九: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115.(江苏南京2010届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测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洋操为非,而不能用古法练必胜之兵;诋铁舰为费,而不能用民船为海防之策,是自塞也。自塞者,令人固蔽傲慢,自陷危亡,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言而傅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如但诩借根方为东来法,而东习算学,但矜火器为元太祖征西域所遗,而不讲制造枪炮,是自欺也。自欺者,令人空言争胜,不求实事。溺于西法者甚或取中西之学而糅杂之,以为中西无别,如谓《春秋》即是公法,孔教合于耶苏,是自扰也。自扰者,令人眩惑狂易,丧其所守。综此三蔽,皆由不观其通。......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汔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张之洞《劝学篇·设学》材料二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98年6月)材料三孔教和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此义愚屡富屯张(勋)、康(有为)亦知之,故其提倡孔教必掊(注:pǒu抨击)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复辟与尊孔》材料四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开办情况表(截止得到2006年9月)地区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数量(单位:所)31412763--中国教育新闻网请回答:(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张之洞的主要观点。反映这一观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是什么?指出其主要意图。(3分)(3)据材料三,指出陈独秀对传统儒学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态度在当时的进步作用。(4分)(4)材料四中孔子学院在全球开办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对待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3分)答案:(1)观点;中体西用(1分)实践:洋务运动(1分)(2)态度;利用儒家思想(1分)意图;宣传维新思想;减少变法阻力。(2分)(3)态度:全盘否定传统儒学。(1分)作用:维护共和政体;猛烈冲击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思想得到了空前解(4)说明: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影响力大;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力扩大;传统儒学有利于世界和谐,世界发展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任答2点,共2分)态度:批判与继承(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分)116.(江苏南京2010届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愚智寺天、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珠迥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则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则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固预为灿陈,但生非其时,有志未逮耳。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康有为《中庸注》(1901年)材料二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日:“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材料三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二十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陈独秀《敬告青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康有为设想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是什么?(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说要从“最上之改革着手”的原因。(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陈独秀认为中国应作何“改进”?其理由是什么?(3分)(4)综合上述材料,三位思想家政治主张中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什么深远影响?(4分)答案:(1)意图:坚持改良,反对革命;(1分)实现君主立宪政体。(1分)(2)原因:共和体制符合进化的公理;(1分)共和制是更加完备的政体。(1分)手段:通过革命建立共和体制(1分)(3)改进:变革思想,宣扬民主、科学。(1分)理由:只有不断变革中国才能发展,否则必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历史 高频考点十九 材料分析题

文档大小:6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