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县级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汇报材料doc 第一篇:县级依法行政示范乡镇汇报材料doc铜陵县人口计生委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工作汇报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1年11月铜陵县人口计生委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汇报材料铜陵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辖四乡四镇,107个行政村,总人口29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6.9万人。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街道)创建活动的通知》(人口政法„2011‟48号,简称《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促进全县人口计生系统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全县人口计生工作有序开展。现将我县在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方面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一、“三个到位”抓好人口计生系统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一是领导重视到位。为加强全县人口计生系统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以县人口计生委主任为组长、分管政策法规工作的副主任、纪检组长为副组长、各科室、站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人口计生系统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二是文件精神传达领会到位。8月11日,召开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了《通知》要求,扎实开展了创建活动,与会人员充分认识到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的重2要性,拓宽了人口计生工作思路。三是工作部署到位。一是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制订了结合本县实际的《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铜育字„2011‟81号)。对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杜绝侵权事件的发生,树立良好的队伍形象,二是提出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三原则。即:一要坚持优中选优;二要坚持以点带面;三要坚持动态管理。三是提出要在充分认识开展依法行政示范乡镇创建活动重要性、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自查、整改,达到四个目标。即:端正执法理念,坚持执法为民;改进执法作风,坚持文明执法;解决突出问题,坚持纠建并举;规范执法行为,坚持便民维权。二、坚持依法行政,保证人口计生和谐稳定发展。(一)依法组织管理,维护计生形象,促进法治建设。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将行政执法与行政执法监督有机结合起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推进我县“法治铜陵”建设健康发展。1、梳理行政事项,实行阳光运行。建立和落实了依法行政制,梳理出十三项行政行为事项,其中行政许可三项,行政处罚七项,行政征收三项,规范了审批环节、流程、承诺期限,在各个环节上予以把关,做到要求明确到人、目标3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人。2、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制定了《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规范了《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审批内部管理流程》,完善了《铜陵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再生育管理制度》等制度,在执法过程中依法行政,按制度约束和规范行政行为。“靠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确保执法人员“肯干事、干成事、不出事”。3、加强执法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一是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组织县、乡(镇)两级执法人员参加市、县组织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培训,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工作要求,为做好业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综合执法培训,督促县、乡(镇)两级执法人员参加全县执法人员培训,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执法能力。截止2010年底,县乡两级计生干部有61人获得《行政执法证》资格。三是加强思想素质教育。组织计生系统干部学习《两项纪律》,使每个计生系统干部在面对群众时都能牢记“两个纪律”的要求。自觉用“两个纪律”要求规范言行,自觉维护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良好形象。4、加强督查,提高执法质量。一是加强对行政执法监督力度,从立案开始介入执法整个过程,实施全过程执法监4督,防止侵犯群众权益行为发生。落实专人负责规范性文件制订和报备及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工作。二是邀请县法制办和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参与到计生行政执法过程中来,帮助计生部门把关,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三是借助社会舆论和计生“双评”活动的开展,加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开展重大决策执法情况检查,促进工作落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促进廉政勤政;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促进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深入开展便民维权活动,促进社会和谐。(二)依法履行职责,维护合法权益,促进利益导向。将关注民生的理念贯穿于行政执法整个过程,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是计划生育家庭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生活上有保障,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一是强化领导责任,提升政府公信力。将落实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纳入到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的《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书》,实行目标考核,为我县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财政兜底,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对象到位。自2005年起,全额兑现农村和城镇无业人

一只****iu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