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县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篇:县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施方案县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淳安等26县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委发[2015]8号)精神,欠发达县“摘帽”后,将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等,我县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县(市、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整建制推进县之一,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建立完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制度体系和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根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意见》(浙政办发〔2014〕54号)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要求,加快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结合三门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按照生态文明、“五水共治”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总要求,围绕“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幸福三门”建设,咬牢“一控两减少三基本”总目标,以“生态、循环、优质、高效、持续”为主线,以“两区”建设为主平台,通过实施“九大”重点工程,构建“八大”体系,着力形成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资源循环利用高效、生产清洁可控、农业环境持续改善、农产品优质安全、经济效益明显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示范带动等方面的主导作用。通过政策支持、环境倒逼等手段,落实生产经营主体在农业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中的主体责任,着力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农民参与、社会联动”的机制。——坚持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原则。积极开展节料、节能、节水、节地等工作,推广应用清洁化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推进农业废弃物的多级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突出重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以示范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和种养布局优化等为重点,做出亮点,把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与农业水环境治理、农业“两区”建设和畜牧业转型发展有机结合、同步推进。并把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的各个方面,形成全县整体推进与示范创建并举的局面。——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按照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体制创新的要求,坚持底线思维、问题导向,在产业融合发展、资源利用高效、生产清洁可控、环境持续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实效。(三)主要目标通过三年时间的努力,全面完成整建制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目标任务,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即控制农业用水总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基本实现畜禽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和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和废弃农膜无害化回收处理。环境友好型农作制度、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技术广泛应用,“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发展格局基本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按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产业融合、功能多元的要求,优化调整农业内部一二三产业、种养业之间及其内部之间的结构,统筹布局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配送等配套服务设施,构建起大中小循环利用新格局。——资源高效利用。按照资源节约、经营集约要求,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农作制度、节水节地技术广泛应用,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模式广泛应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基本杜绝秸秆露天焚烧现象。——生产清洁可控。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逐步减量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率达90%以上,到2017年化肥施用量比2013年减少8%;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55%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普及率达90%以上,到2017年化学农药使用量比2013年减少10%。——产品优质安全。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建成,绿色有机农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农业标准化实施率达到65%以上,主要农产品“三品”认证面积比例达到60%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环境持续改善。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机制、生态保护机制基本健全。全面治理畜禽养殖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基本实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死亡动物无害化处理100%。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体系基本构建,废弃农膜回收处置市场化运行机制建立完善,农药废弃包装物、化肥袋等农业投放品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理率80%以上,废弃农膜回收处理率95%以上。——效益显著提升。加快推进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多元化的农业主体增收机制基本形成,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到2

志信****pp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