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参赛心得体会.docx / 文档详情
参赛心得体会.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8.2千字
约15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参赛心得体会.docx

参赛心得体会.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参赛心得体会

第一篇:参赛心得体会参加演讲比赛的心得体会8月18日,我参加了全国新闻战线第三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甘肃赛区复赛,在整个参赛的过程中,我有很多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回来后做了一些整理,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下。当然只是我的个人之见,有很多不妥之处,还望大家指正。一分析参赛作品,甄选参赛选题。整个比赛过程中,除了我自己亲身经历,同时也欣赏了来自全省各市的参赛选手的演讲,通过现场比赛学习,赛后分析演讲稿件,我觉得有两点对我们以后参加各类比赛以及平时的工作会有所帮助。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定格于大背景中讲述小人物的故事。这次比赛的最高分获得者,来自武威市电视台,她的演讲题目是《风沙线上,我们执着守望》。众所周知,民勤是全国治沙重点县,是全国生态焦点,也正是这个县阻隔着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交汇。多年来,民勤人民站在风沙线上,坚持不懈地开展着防沙治沙的生态攻坚战。而这篇演讲稿一开始就用中央台《新闻联播》头条位置播发的《甘肃民勤:扶贫治沙,绿色永续发展》的专题报道做引子,将民勤人民防沙治沙作为一个总体的背景。故事责锁定在了一个小村庄的一位小人物身上。故事重点讲述了村里的这位好书记放弃在外可以赚大钱的好工作的机会,毅然决然回到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带领村民们防沙治沙,将一个难民村变成了小康村的励志故事。在我看来,这篇演讲稿的主题并不是很新颖,因为治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话题。作者能成功,一是因为选取治沙这一话题做背景,二是因为将陈旧的话题格式化,选取了旧话题中的新人物,新故事。同样选用这种大背景中选取小人物的故事来呈现演讲的还有庆阳电视台的一位选手。她的题目是《把根留住》,其中的根是指民间文物。全篇以美国白宫前草坪上的一位绣娘做开题,讲述了这位绣娘刘兰芳和她的丈夫背负几百万元外债,收藏保护民间文物的故事。14年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就在这一年,庆阳市举办了首届中国香包民俗文化节,这对夫妇的收藏品在这个节会上华丽呈现,令国家级的民俗专家都惊叹不已,从此这对夫妇走进了摄像机的镜头。14年来,这位记者跟随刘兰芳夫妇的脚步,不停地去采访,去记录。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在媒体的不断宣传下,他们有了自己的香包产销公司,产品远销海外。14年时间这对夫妇用他们的坚守,打造了一个民俗王国。故事的结尾就是文章的开头,发展到后来的这几年,刘兰芳出访了很多西方国家,美国白宫前的这一幕是受文化部邀请,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赴美国参加中国主题年文化交流活动。现场,一个十几岁的美国小姑娘坐在刘兰芳身边学做香包。并且这个美国小姑娘与刘兰芳有一个约定,等她长大了,一定要来中国。这是她与刘兰芳的约定,也是美国孩子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约定。很明显,这个故事的背景是庆阳的传统文化,香包。但是放大了看,背景却可以看做是传统的中国文化。用小香包与世界对话,来讲述中国故事,是刘兰芳的不断追求,也是这篇演讲稿的升华点。总之,将小人物的故事放在特定背景中来讲述,用背景来衬托事件本身,用事件来演绎背景环境,这种方法不管是用在演讲稿中,还是用于我们的新闻稿件中,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2.跟进报道,深入挖掘。不间断的采访,会将事件挖掘地更透彻。说到这一点我想提一下这位参赛选手,来自兰州电视台的主持人郑琬。她的演讲题目是《跑过风景跑过你》。自从兰州2011年开始举办马拉松,她就是每年站在台上主持并请出发令员鸣枪开赛的人。六年时间里,他认识了一位坐着轮椅来跑马拉松的老人,前几年老人都会出现在马拉松的赛场她每年都会去采访他,于是她和老人成了朋友,知道了老人的许多故事。老人年轻时是一名运动员。通过报道老人,弘扬体育精神,同时也宣传了兰州。而今年老人却没有出现,失落遗憾的同时,她向组委会要了一块奖牌,希望有一天能亲自交到老人手中。故事的结尾虽然没有结果,但是却让每一位听众在无限遐想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了催人奋进的体育精神。而对于郑琬来说,六年不间断的主持和采访,才成就了这样一个还不算完整的故事。我们再回到《把根留住》这篇演讲稿中。作者也是跟随刘兰芳夫妇的脚步采访了14个春夏秋冬。如果她只是在14年前的香包节上简短的报道了一条新闻的话,我想,今天她站在这个演讲台上,肯定也是无话可说的。来自静宁县电视台的一位参赛选手也讲述了她不间断的采访故事。2009年她开始对一位不幸的妇女进行采访报道,这位妇女有着一个疯癫的儿子和一个瘫痪的丈夫,却独自坚强地撑起了这个家。跟进多次后,她们的宣传有了结果,这位妇女被评为“感动平凉人物”,并且得到了救助。故事的最后有结果,就使得小故事升华成了大故事。这也是得益于对事件的连续报道,和深入挖掘。我的演讲稿的原件是小涛采访的新闻稿件《11岁小男孩献血救父》。我能取得一点小的成绩,也是因为这篇稿件是对事件的连续报道。《11岁小男孩献血救父》分三部分在新闻中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参赛心得体会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