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docx / 文档详情
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5万字
约28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docx

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

第一篇: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09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图形图像专业的基础课程,尤其对于双图的专业更为重要,其具有的科学性包括了视觉心理学、透视学等,素描造型能力,色彩运用,立体塑形等多个知识积累的成果,其教学的系统性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包容性。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大一下学期对图形图像班的学生进行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这3个内容的具体构成形式和构成艺术。通过教学,学生掌握了平面构成的密集,重复,近似,发射,肌理等构成形式,色彩构成的空间混合也是掌握的重点知识,立体构成的纸浮雕和浅浮雕都是必要掌握的内容。学生通过三大构成课程的学习,不仅进一步提高对设计的兴趣;而且还掌握一定基本技法,一举双得。在教这门课时,学生大多是文理科升上艺术专业,没有基本功,故在教学上存在一定难度。缺少对艺术的认识的表现手法的技能。通过对三大构成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构成方式。本学期09图形图像设计与制作班学生共62人,61人通过考试测试。此次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于三大构成课程掌握的情况和在创作中熟练运用各项技能。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掌握情况较好,小部分学生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掌握如何运用知识和技能从事创作实践,并以此为基本举一反三、活学活用,在实践中不断吸取和丰富已有的知识等方面的深度探索不够。艺术系教师潘洁2010.7.10第二篇:三大构成教学“三大构成”教学的困境与超越摘要:“三大构成”自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进到中国以后,开创了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新局面,但其自身的局限性和负面效应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凸显。泛化、僵化、异化等教学问题导致“三大构成”在设计教育中遭遇一些不合时宜的尴尬。“三大构成”意欲重振雄风,需要特别注重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核心,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关键词:“三大构成”,教学,困境,设计教育1919年,德国教育家格罗佩斯创建包豪斯设计学院(Bauhaus),明确提出“艺术与技术统一”的新主张,并带领伊顿(Johannesltten)等包豪斯的多位艺术家和教师从造型方法和理念着手,对点、线、面、体等抽象的艺术元素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对于形、色、质在造型关系上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为“三大构成”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78年,广州美术学院经由香港率先引进“三大构成”的教学内容和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相继推行“三大构成”,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从以传统手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工艺美术教育的桎梏中走了出来。由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组成的“铁三角”教学体系的确立,对提高我国实用艺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及开拓学生的设计思维、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等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开创了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新局面。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也随着西方现代设计思潮的不断涌入以及设计艺术自身的发展,曾经引领中国设计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三大构成”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一、欲续辉煌却难抑尴尬作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基础必修课,30余年来,“三大构成”在中国已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化、规范化的教学体系,并“成为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设计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①,言其“辉煌卅年”应该说是实至名归。然而,“三大构成”教学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却又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盲目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等尴尬的境地之中。(一)泛化: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1.各专业“三大构成”教材使用一致化,教学内容标准化,不能体现不同专业的“个性”。目前“三大构成”教材版本确实不少,但很多教材在内容上基本都是重复早期的教材,也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正是由于这些“三大构成”教材大同小异,各设计院校在使用教材时也不分专业统一征订,从而疏于考虑专业的“个性”。由于使用完全相同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对“标准”化了,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三大构成”的教学也就缺少了相应专业的灵活性。2.“三大构成”课程师资边缘化、课堂规模“广场”化。虽然“三大构成”被公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必修课,但并没有得到重视。很多设计院校的“三大构成”几乎成为了一种“剩”课,新来的老师、专业不太对口的老师、没有安排到别的课的老师都有可能承担起“三大构成”的教学重任。这样,“三大构成”课的师资也就难免被弱化、边缘化。另外,设计课原本为“小课”,有时甚至还是一对一的“个性课”,但任何一所学校的“三大构成”课都无法享受这样的“待遇”。一个“三大构成”的老师极有可能包揽很多个自然班的构成教学,而在安排课堂教学时,几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百余名学生挤在一个超大教室里听“大课”的现象比比皆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双图班三大构成教学小结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