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性思维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5万字
约24页
0
2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发散性思维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docx

发散性思维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发散性思维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发散性思维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贺州市平桂区道石学校黄玲【关键词】发散性思维古典诗歌教学应用【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B).2011.03.007发散性思维也叫扩散式思维、辐射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和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新、更多可能的答案或解决的办法。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本文以古典诗歌教学为例试做说明。古典诗歌是一种表现艺术,它重内轻外,以不全为全,以不似为似,以不真为真,强调言近旨远、意在言外,具体表现为篇幅短小、简洁凝练。这些特点决定了读者鉴赏作品文本时必须依据诗歌的语言、意象主动地展开丰富的想象,俯仰古今,通过有限的文字去补充因为语言的高度凝练而在字里行间、意象之间形成的空白,再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去思考各种可行的新颖独特的阐释方法,感受语言形象之外的种种情韵与意味。一、纵向追想,钩沉诗歌文化思想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都会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同一民族里,某一形象经过千百年来时间的沉淀,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个具有文化思想的意象。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时很喜欢用典故,以追求在有限的字句里表达更多层次的丰富内容。所以在鉴赏与教学时,可以把思维伸向远古的历史,把这些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隐藏在诗歌背后的文化钩沉出来,这就是发散性纵向追想思维。如李贺《雁门太守行》有这么两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这是写戍边将士突破重围、轻装追敌的情景。诗中的“易水”,也不完全是一个地理名称。因为“易水”这个地方,也有着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据《战国策·燕策》记载,荆轲将要赴秦,为燕太子丹行刺秦王,燕太子丹在易水边上为他饯行。这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所以鉴赏教学时,也要引导学生品味“易水”这一词语的文化内涵,把荆轲刺秦王时“易水送别”这一画面融合到李贺诗的情境中来,让学生领悟其更深层次的含义。二、横向联想,探究诗歌思想主题从横的方向上,依照其相关部分与特点进行思考即为横向思维。中国古典诗歌意蕴含蓄,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或举事宣心,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构思,运用比喻、象征等表现手法创作。因而横向联想也是诗歌鉴赏和教学的常用思维。如《诗经·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读此诗,谁都不会把“老鼠”形象仅就老鼠本身看,总要在这个形象之外去寻求相似性。很显然,诗人讽刺的是贪官污吏,因为老鼠和贪官在属性上有相似性。只有这样理解,才算是探究到了诗歌的思想主题。另外,古典诗歌的意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这种意义在同一民族里,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有稳定性。如“松鹤”象征长寿,“杜鹃”象征悲哀,“乌鸦”象征不祥,“梅兰竹菊”象征理想人格等等。所以鉴赏时也就不能就字论字,而需要横向发散解读。如李白《独坐敬亭山》有一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鸟”和“云”,照诗字面看,指的是自然界的风物,如果单就这个词而论,它还另有含义:鸟和云都常用来比喻人自由自在的品性,是隐逸的象征。诗人在独坐与山的对话中,从山上的自然风物中,领悟到了自由自在的人生意义!三、局部扩想,丰富诗歌画面之美由于篇幅短小的形式特点,古典诗歌用语往往都是以偏概全、以少总多、以小见大。诗中的表象,常常是不完全的:如用“干戈”代指战争,用“蛾眉”代指美人,用“扁舟”代指归隐。因此对古典诗歌的教学,也应该让思维由局部向全体扩伸,由点到面,点中求全,直到最后生成完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如杜甫诗《月夜》有这么一句,“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诗句只写了人的头发和手臂,可是谁读这诗句都不会这么想,也不能这么想。现实生活中,“头发和手臂”都是人身体的一部分离不开整个身体,读此诗句,我们会由这局部的“云鬟和玉臂”想出杜甫妻子这个人,此时她也因为思念远方的丈夫而睡不着,正在月光下徘徊至深夜。义如孟浩然诗《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里的“桑麻”,也不能仅是理解为自然植物,其实它是整个家事的象征。这是写宾主双方在闲谈农事,在极为融洽的场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归隐之乐趣,这样的想象,由点及面,把诗歌的画面整体扩大了,丰富了画面之美感。四、逆向推想,深挖诗歌内在意蕴反向思维也叫逆向思维,它是朝着与认识事物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不同凡响的超常见解的思维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实和虚、正和反、因和果、古和今、大和小、左和右、问和答等等,总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统一。而在诗歌艺术里,对这些对立的范畴诗人总是只写一面而隐去另一面,所以对古典诗歌的鉴赏与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发散性思维在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文档大小:2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