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古代文学精选.docx / 文档详情
古代文学精选.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4.1万字
约72页
0
7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古代文学精选.docx

古代文学精选.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代文学

第一篇:古代文学一、盛唐前期的几位诗人:王湾、张说、张九龄、贺知章、王翰1.王湾(洛阳人)《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2.张说(667—730)“一代文宗”3.张九龄(678—740《感遇》十二首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大,归雁洛阳边。4.贺知章(659—744),萧山人,四明狂客。5.王翰,晋阳(太原)人。《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二、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1.孟浩然:(689-740),襄阳人。早年隐鹿门,四十至长安,晚年归隐。诗冲淡而有壮逸之气,苏轼:“韵高而才短”。(《后山诗话引》)2.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县)人,多才艺。21举进士,四十后官隐与辋川。安史之乱陷贼,肃宗时官至尚书右丞。“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意境美、绘画美、音乐美、禅趣美。3.储光羲丹阳人。4.常建(尝仙谷遇秦女)5.祖咏,洛阳人。《终南山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试贴诗)6.裴迪长安人。《华子冈》:落日松风起,还家草露稀。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三、盛唐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之涣、崔颢、李颀、王昌龄1.边塞诗的主要内容:(1)表现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英雄壮志(2)抒发慷慨从戎、抗敌御侮的爱国思想(3)描写西北边疆奇异壮丽的风光景色(4)反映征夫思妇的幽怨和战士的艰苦(5)揭示各民族之间、将军和士卒之间的矛盾等2.主要审美特征:雄浑、豪放、高昂、慷慨、奇伟、清刚、劲健、苍凉、悲壮、飘逸„„崇高、阳刚之壮美3.旗亭画壁的故事4.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河北沧州)人。曾与李、杜漫游。后举有道科,安史之乱后累官淮南、剑南西川节度使。唐代边塞诗之“第一大篇”《燕歌行•并序》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5.岑参介绍:(715——770)南阳人。出身官宦之家,“吾门三相”,中落。他30举进士(榜眼),曾前后两次奔赴边疆,在边塞共达6年,因做过嘉州刺史,称岑嘉州。擅长七言歌行。对联: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6.王之涣(688—74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7.崔颢:《赠王威古》8.王昌龄:“七绝圣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二首》其一◆《从军行七首》9.李颀:《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葡萄入汉家。第二节李白的乐府与歌行一、乐府(1)借古题写现事(2)用古题写己怀。评价:以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奔腾回旋的动感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二、歌行(一)歌行与乐府的区别,P277页(二)李白歌行的特点:(1)强烈的抒情意味(2)酣畅淋漓的气势(3)豪迈飘逸的诗歌风貌第三节李白的绝句(一)、李白绝句的特点1、明快的语言2、无尽的情思3、飘逸的风神(二)、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1、大量的拟乐府作品2、清新淳朴的民间气息3、活泼生动的民歌情调第四节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1、主观色彩浓烈。主要表现为“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王世贞《艺苑卮言》)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喷涌而出。形成江河奔腾式的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诗情。2、想象奇特。李白诗歌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3、李白诗的意象。有壮美和优美两种类型。李白诗的基本色调,是明丽爽朗。第五节李白的地位与影响1.地位: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中晚唐韩愈、李商隐等诗人都对他推崇不已;宋以后,论诗者皆李杜并称。2.影响:李白对后世的影响,首先是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羁的纯真的个性风采,无疑有着巨大的魅力。他的诗歌的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幻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来的诗人有巨大的吸引力。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不可更替的不朽的地位。一(1)杜诗的诗史性质最早而且最全面地反映安史之乱带来的大灾难的,就是杜甫。杜甫用他的诗歌,记录了这场战争中的许多重要事件,写了百姓在这场战乱中所遭受的苦难,以深广生动、血肉饱满的形象,展现了战火中整个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他的诗,被后人称之为“诗史”。(2)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到高度成熟杜诗叙事,既叙事件经过,又着力于细节描写,从细微处见出真实。杜诗叙事,融入强烈的感情,他的一些诗,很难分出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古代文学精选

文档大小:7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