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诗写作 第一篇:古诗写作第一课:对仗诗的前提是联语,就是俗称的对子,所以我们先从对子开始说1。平仄的分别: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2。对仗A,词法对仗:名词对名词,颜色对颜色,方位对方位,数量词对数量词~~等等B,句法结构对仗:词组结构相同,句子成分和其搭配方式相同,句子节奏相同。C,平仄对仗:平对仄,仄对平,严格此要求的是工对,最后一个字平仄对仗的是宽对例:上联: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下联: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第二课:诗体四言诗(诗经体)骚体诗(楚辞体)乐府诗(杂言,五言,七言)五言古诗(五言古绝,五言古风)七言古诗(柏梁体,七言古绝,七言古风)近体诗(律诗和绝句)曲子词(小令,中调,长调)散曲(小令,散曲)现代白话自由体诗第三课:押韵1,押运的基本样式:A,偶压法:逢双句押韵B,连压法:句句押韵,一韵到底C,换压法:多见古体诗和现代诗2,押韵的忌讳:A,避免为了押韵句子意思勉强B,避免出韵,就是韵部压错。C,避免重韵。一字不可在韵字上出现两次D,避免撞韵,就是在不该押韵的地方押韵E,避免挤韵,指一句中韵母韵脚字太多,最忌韵前字和韵字同韵F,避免轻声字押韵G,避免同意字押韵第四课:近体诗格律一,近体诗的形式特征1,句数和字数固定,(8句和4句,7言和5言)2,只压平声韵3,讲究平仄的相间(平仄有规律的出现),相对(就是对子的要求),相粘,(这个后边解释)4,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两句为一联例:1234567,1234567(首联)1234567,1234567(颔联)1234567,1234567(颈联)1234567,1234567(尾联)二,近体诗的平仄基本句型1,平起入韵式2种: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2,平起不入韵式2种: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3,仄起入韵式2种: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4,仄起不入韵式2种:仄仄平平第二篇:写作古诗改写【课题】古诗改写【课型】写作【年级】五级【课程目标】1、知识与能力:训练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以及迁移创新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和学生相互提问回答的形式进行探讨。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诗词方面的恒久魅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有一位秀才,因书法极好,被召去为慈禧太后书写王之涣的《凉州词》。书写中,一不小心,将词中的“间”漏掉。慈禧阅后,认为秀才讽刺自己没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将秀才推出斩首。秀才急中生智,忙说自己写的并非是王之涣的诗,而是一首词,言毕当场高声朗诵出来。慈禧一听,转怒为喜,放了秀才,还给了不少赏赐。同学们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诵的吗?(待学生讨论作答以后,教师再给出答案: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秀才的聪明机智让人称赞,可同时也启示我们,古诗的内蕴丰富深邃,而且和多种文体贯通。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诗,就曾被人们改编成了一首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和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地点: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节:行人:酒家何处?牧童:杏花村)。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古诗的世界,掬几朵诗歌的浪花来加以改写、描摹,创造出华美的篇章。二、分析意象[训练目的]此环节主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提取古诗中的意象,为准确、全面改写古诗奠定基础。[训练意图]古典诗歌一向以言简意丰著称。短短的篇幅中常蕴含着极丰厚的内蕴。诗中既有优美的风景,也有真挚浓烈的情感,还有启人智慧的哲理。在我们吟哦之间,其幽长的韵味便从口唇之间缓缓淌出。[操作方法]例一:诵读下列古诗,完成诗后各题:《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①.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有青山、白鹭、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②.诗中景物有哪些色彩?(白、绿、红、青)③.诗中表现的是什么季节?(春天)④.诗中景物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风景秀丽、生机勃勃,恬然自适等)[操作说明]明了上述内容后,是我们改写古诗的前提,它可以使我们将古诗的内容全面地表现出来,以使内容非常充实。三、扩展再现[训练目的]该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诗中词、句,通过联想、想象进行扩展,以准确地再现古诗的意旨。[训练意图]古诗一般只有二三十字,极短的篇幅中高度浓缩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事业等多方面的体会,如果不进行充实扩展,就很难将诗的意趣准确地再现出来,因而改写时须将这些精炼的诗句进行扩展充实,才能还原诗人的诸种感受与意味。[操作方法]例二:诵读《天净沙秋思》按诗后要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一只****呀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