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合工大研究生入学事项 第一篇:合工大研究生入学事项合肥工业大学2009级研究生入学注意事项1、凭入学通知书于2009年9月1日至2日报到入学,研究生报到处设在合工大南区研究生院办公楼学术报告厅二楼。如确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报到者,必须向我校研究生学籍管理办公室请假,但时间不能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过期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2、所有新生报到时须交验身份证、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请考生提前准备复印件各一份)。按教育部规定,新生入学后要进行政治、业务、健康复查,合格者方可取得学籍,如发现不符合招生条件和规定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并退回原单位。3、定向、委培生须于注册前签定协议书,委培、自筹经费生还需交清规定的培养费,否则不予注册。其中定向、委培生不转工资、户口关系和人事档案,只转组织关系。注:①博士生培养费标准为:8000元/人·学年;硕士生培养费标准为:5000元/人·学年,单考生培养经费40000元/人。交费采取读卡方式,学校为每位硕士研究生制作了一张银行卡,请于2009年8月20日前将第一学年应缴培养费、住宿费、保险费、体检费存入卡内,我校财务处将于开学前一周从银行卡中扣除上述费用。借记卡原始密码为:963741,请您收到卡后及时修改密码。②硕士研究生在职考生获一、二等奖学金为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其他考生为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4、党、团员应随身携带组织关系介绍信,并经市、县或师以上党、团组织部门介绍至我校。省外考生介绍信开至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省内考生开至合肥工业大学党委。5、本着自愿的原则,需要迁移户口的同学(定向、委培生除外)报到时应随身携带本人《户口迁移证》,在备注栏内注明身高、血型、二代证换发日期,并在备注栏贴一张一寸彩色近期免冠照片。凡国家职工考取我校公费研究生者(除定向研究生外)还需随身携带本人的工资停发证明,注明工资停发日期。6、报到时准备一寸免冠半身照片十张。7、报到时须缴纳体检费60元/人,体检时间:2009年9月1日—2日(上午8:00—11:30,下午2:30—5:00)。研究生自愿参加意外伤害保险和住院医疗保险,保险费由个人交纳20元/人·学年,学校配套交纳20元/人·学年,学生医疗保险政策如发生变化以当地主管部门规定为准。书籍费按实际购买金额支付。8、新生入学时必须足额交纳规定费用后方可注册,不能足额交纳规定费用的同学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凡入学后需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同学,须提供相关材料,详情请登陆合肥工业大学助学热线http://organ.hfut.edu.cn/zxrx/,或致电(0551)2901045、2901227咨询。9、请自行解决到校交通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到,从火车站可乘226路、902路、150路公共汽车或乘出租车到合工大南区东大门或北大门下车。建议乘902路公交车到马鞍山南路谢岗站或乘出租车至合工大南区东大门下,距研究生院办公楼较近。希望您按时报到!抵达合肥后如遇困难,请打电话:(0551)2901234(学籍办),(0551)2901227(教育管理办),(0551)2901225(培养办),(0551)2901228(研招办)。传真:(0551)2904923。合肥工业大学研招办2009年6月10日第二篇:合工大研究生合工大概况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45年,1960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1995年,江泽民、李鹏、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为学校建校50周年题词。60多年来,学校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已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99.39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03.25万册,电子图书66.5万种、133.4万册,中外文现刊2983种,中外文电子期刊3.38万余种。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60多个研究所、联合共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1个、40多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个国家甲级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53个教学实验室、13个校内实习实践基地、172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40416台(套),总价值39335.59万元,实验室基础设施及生活、体育、文化设施配套齐全。学校现有教职工3737人,专任教师1835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32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1461人,占79.6%。“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

雅云****彩妍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