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典型之三:茌平县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7.2千字
约13页
0
1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合作社典型之三:茌平县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docx

合作社典型之三:茌平县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合作社典型之三:茌平县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

第一篇:合作社典型之三:茌平县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设典型之三:高起点、高标准打造明星合作社——茌平县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经验总结茌平县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于2009年12正式注册成立,理事长李英勇是乐平镇张李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合作社占地4000m,车库440m,办公室40m,配件室40m,维修车间220m,监控设备一台,维修设备数十台套,豪华中巴服务车一辆,后勤保障专用面包车一辆,固定资产40余万元。现有社员27户,拥有小麦联合收割机15台、大型拖拉机13台、小麦免耕播种机3台、秸秆还田机8台、玉米收获机6台、其他机械13台,机械总计58台,总价值260余万元,服务农民5500多户。2011年被省办评为全省明星农机合作社。一、顺应发展形势,成立合作组织三和农机合作社的前身是农机互助小组。2009秋季,乐平镇张李村几位农机户在本村进行玉米收获秸杆还田及小麦免耕播种作业,因作业有连续性,可一次性完成收获、秸2222杆还田、施肥、播种几个环节,几个农户就自发地成立了农机互助小组,共同联系作业地块,共同进行农机作业,作业机械按共同的收费标准收取作业费。由于互助小组作业质量高、信誉好、且能成方连片规模化作业,减少了机械的盲目流动,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作业面积、作业收入明显高于其他机手。小组互助作业的做法一经出现,就吸引了众多农机户带机加入,使农机手们蒙生了组建紧密农机组织的想法。张李村是农业大村,人少地多,80%以上的青壮劳力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只有妇女、儿童和老人。每到“三夏”“三秋”时节就愁眉不展,望地生叹。为了彻底解决“机手找市场难、有了市场作业难(地块既小又分散,地块间的间隔有的好几里地)、农民找机械难的问题,李英勇等几个农机手决定利用国家鼓励扶持农业合作社的大好政策,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家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选举产生了理事会成员,并推举张李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英勇为理事长。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合作社成立之初,没有统一的库房,社员的机械只能自己想办法存放。有的拆掉大门放在院子内,有的直接放在露天的空地上,也有的在大街上垒简易库棚,设备的存放安全及维修保养成了大问题。为此,合作社成员议论纷纷,怨声载道。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难题,合作社召开理事会协商此事,理事会成员一致同意建设大型机库。意见统一后,合作社决心建设两个大面积的高标准库房。面对建设库房用地和资金难题,镇党委政府及农机局主动联系帮助解决,在协调用地、申请贷款到库房、办公室的规划布局等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并多次到现场检查、指导,了解建设进度。仅用了二个月就建成了占地400多亩,拥有高标准库房、办公室、配件库的农机大院。三、科学化管理,创造高效益合作社成立后,利用内部的人才、技术、场地设备等各种优势和管理制度,整合农机资源,合理购置农业机械,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减少了生产成本,解放了生产力,为农机规模化作业创造了条件,一是健全机构,细致分工,明确责任。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实行理事长负责制,并对合作社成员进行细致分工,组建了三个责任小组。业务组负责联系地块,签订作业合同;机务组负责机械的运行,维护保养;后勤组负责收取作业费,备品备件、油料的购进及帐目的核算。二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合作社制定了《农机作业管理制度》、《驾驶员管理制度》、《油料配件供应制度》等,机械采取统一管理、统一作业、统一结算的方式,实行“单车核算,分别记帐,节余归己,超支自负”的核算办法,“统一作业调度、统一维修保养、统一存放管理、统一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有效地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成本。三是搞好技术培训、强化安全管理。合作社与农机部门紧密结合,严把入社关口。机械入社必须牌证、保险手续齐全,按时年检年审,人员要经过农机部门的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强化入社机械、人员的源头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高效服务,创造良好效益。2010年夏、秋两季合作社合同作业面积21400亩,作业收入83万余元,单机平均作业面积710亩,收入2.76万元,与不入社机械相比提高20%以上。另外,合作社积极参与土地流转,经协商与本村签订了30亩土地承包合同,承包期10年,承包土地为合作社带来了高收益,夏、秋两季纯收入3万余元(扣除每亩700元承包费)。2011年麦收季节外派收割机30台,完成作业面积15000亩,本地订单作业18000亩,麦收期间单机平均作业1100亩,作业收入5.5万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四、精心谋划、力促更大发展一是扎实做好服务工作。合作社是由社员自愿结成的互助型经济组织,要把为农民服务当作首要任务,把工作重心放在提供农业信息、技术指导、摄员培训、签订作业合同等各种服务上。将现在的代收、代耕、代种逐步向土地流转、租赁承包等规模化经营过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合作社典型之三:茌平县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

文档大小:1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