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吉林省塌陷棚户区改造工作具体措施 第一篇:吉林省塌陷棚户区改造工作具体措施吉林省塌陷棚户区改造工作具体措施根据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政策,全省利用两年时间,一次性解决塌陷棚户区居民住房问题。为全面完成塌陷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如下:一、工作内容(一)目标任务。全省改造塌陷棚户区居民住房2万户、116万平方米。(二)范围界定。塌陷棚户区是指采煤沉陷区范围内,由于煤炭开采造成地面不均匀沉降,并且未享受国家采煤沉陷区、煤矿、工矿棚户区改造等相关支持政策的棚户区;城市人防工事及其他地质灾害造成塌陷的棚户区。二、方法步骤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两年内完成塌陷棚户区改造任务,总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组织实施。(一)前期准备阶段(2013年7月25日至8月15日)。1.召开协调会议。7月25日下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协调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塌陷棚户区范围界定、现场核查等相关工作。2.召开专题会议。7月26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分别召开各市州、长春市、各县(市)政府和部门领导参加的3个专题会议,4-安置,各地政府及国土地资源部门要于2013年9月30日前,利用棚户区改造腾空的土地,以及当地的存量建设用地,优先安排塌陷棚户区改造回迁安置住房建设,确保用地足额供应。建设用地要以划拨方式供应。6.筹集建设资金。各地政府要及时将国家和省级补助资金拨付到建设项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积极筹措建设资金,通过财政投入、政策减免、金融贷款、市场化运作等方式破解资金难题,确保资金足额到位。7.落实优惠政策。各地政府要按照省政府已经出台的《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全省城乡危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发„2013‟21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D级城市危房和塌陷棚户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13‟22号)的要求,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8.回迁安置住房建设。各地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2013年9月30日前做好规划、设计、工程招投标等相关工作。2013年10月31日前,塌陷棚户区居民回迁安置住房项目要全部开工建设。9.加强施工全过程管理。各地政府要按照确保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的“三个确保”要求,加强项目施工全过程管理,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10.完善配套设施。各地政府要坚持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的原则,完善回迁安置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满足群众工作和生活需要。11.项目竣工。2014年11月30日前,各地塌陷棚户区居民回迁安置住房项目全部竣工,年底前组织居民回迁入住。要严格执行分户验收制度,严格掌握标准,竣工项目设置永久性标牌。(三)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1.检查验收。省有关部门组织专项检查验收。制定检查验收方案,全面开展工作验收。2.建后管理。各地要提高塌陷棚户区安置住房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创新建后管理机制,强化社会公共服务管理,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立建后管理长效机制。3.总结表彰。省政府于2014年底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全面总结塌陷棚户区改造各项工作。第二篇:棚户区改造工作情况汇报(精选)棚户区改造工作情况汇报棚户区改造是县委、县政府一项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按照省、市政府对我县的工作要求,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城镇化建设重要工作,改善民生的头号工程,必须做到科学规划、合理部署,上下联动,全力推进。一、棚户区基本情况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先后建设了一大批单位的职工住宅,由于上世纪末的单位改制转轨,房改政策的落实,成片的房改房、公房都没有及时的采取维修、改造,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棚户区。历史原因形成的这些棚户区具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房屋破损严重,棚户区房龄大多超过30年,阴暗窄小。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区内居民普遍仍使用公共厕所,道路狭窄且排水系统落后,房屋设计不科学,居民如厕难、行路难等问题十分突出。三是职工支付能力低,既无能力出资改造房屋,更无能力购买新房。四是商业化运作难度大。棚户区大部分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房屋密度大,动迁成本高。长期以来一直无法改造,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城市形象。随着省、市政府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的政策,赋予了资溪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对于进一步提升资溪旅游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进和谐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二、棚户区改造总体计划和进展情况按照省、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我县棚户区改造总体计划:力争在2017年底前改造户数582户,房屋建筑面积约3.53万㎡,基本完成我县中心城区内的棚户区改造。目前进展情况:2014年启动了林业局县城交验站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建筑总面积约4246㎡,共64户(含火车站原铁路给水所),土地面积约14.82亩。其中

是立****9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