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呼唤诚信 第一篇:呼唤诚信呼唤诚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能引起人内心深处的震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诚信。如今,我们仰望苍穹,星空依然璀璨清朗,而俯察内心,崇高的道德却需要我们在心中再次温习和呼唤。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愈来愈好了,但诚信却渐渐的在我们身边流失,整个社会笼罩在“人人自危”的环境之中。虽然这样说有点夸张,但现实确实让人寒心,生活中到处都是弥漫着不诚信的行为。你根本无法分不清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古人云:“诚,乃信之本;无诚,何以言信?诚而有信,方为人生”。抛弃诚信,虚伪的面具将充斥生活的每个角落,生命变得生气全无,友谊之花在凋谢,亲情之果在陨落;撩起人们面前的五彩面纱,露出的是“君子”们道貌岸然的脸,变了形的丑陋的脸。这样的世界,流淌着恶浊的血液,飘浮着腐朽的气息,太可怕了!因此我们背好诚信的行囊,抓牢诚信的行囊,这样我们在人生路上的步履才会更平稳,足音才会更坚实!诚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从交际的角度看,诚信,既是现代人交往的“信用卡”,也是人与人感情的“信誉链”。我认为,诚信是金,品质纯正而弥足珍贵,值得我们珍藏在心灵的最高处;诚信是镜,照出灵魂的善恶美丑,值得我们精心擦拭保养;诚信是树,需要施肥、剪枝、浇水、培土,才能长成正直挺拔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诚信是泉,澄澈透明,涓涓不已,荡涤污秽,滋润心田;诚信是火种,需要我们悉心守护,才能把它散播开来,让它成就燎原之势,而且把它薪火相传,让每一代人都能感受到她的光明和温暖。诚信也是一种力量,她让弄虚作假者退缩,让正直善良者强大有力。诚信无形,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无数有形之身,养天地之正气,问人间之冷暖。诚信永不褪色,她栖息在每一颗善良淳朴的心灵里,她繁衍在每一个踏实真诚的足迹里。长路以绵延不断的情怀把自己献给远方,花草以青嫩的绿意和娇嫣的笑容回报自然的恩赐。我们拿什么回报社会,只有诚信。“生命诚可贵,诚信价更高”,同学们,让我们打造诚信校园,做诚信之人。只有你对人诚信,才能让别人对你诚信,如同一组生命的密友一样,自然而然,恪守诚信,才能让这枚古老的种子在新时代的土壤上生根开花,绽放风采。第二篇:呼唤诚信呼唤诚信,让诚信回归开元学校徐金梅教学目的:学生通过回顾《国学》课本上关于诚信的故事和名言,通过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分析和判断明白:1.社会需要讲诚信,重承诺的人。作为学生,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2.学生要学会尊重生命。当他人遇到危险时,我们要学会如何正确的帮助他人。教学形式:讲故事,搜集讲诚信的名人名言,观看视频及案例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他人有可能出现的不诚信行为,既帮助他人,有维护自己的利益。一.故事导入: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提问:为什么国王会挑选。。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答:。。引出主题:诚信二.引入正文1.诚信的定义诚信——诚实,守信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义务,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要去做。忠诚地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职业品质。2.教师讲诚信的故事(1)“立本为信”——商鞅讲诚信,国富民强。(2)“季布一诺千金”——季布讲诚信,为自己赢得了真正的友谊,免了牢狱之灾。3.学生讲诚信的故事(1)尼泊尔的小男孩讲诚信,为尼泊尔的旅游业带来了繁荣。(2)英国两兄弟讲诚信,为自己的人生带来了转机。4.关于诚信的名人名言(复习国学的知识,教师总结)结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诚信都是人们道德品质中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三.引发思考和争论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在社会元素呈现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还要提倡诚信吗?1.看“七旬老翁晕倒后自掏200元求路人搀扶”这件事问:为什么文大爷自掏200元钱请人扶他起来,而周围都没有人去扶他呢?(学生各自发表意见)2.引出“彭宇案”(2006年)和“许云鹤案”(2009年)问:(1)如果没有人帮老人一把,会发生什么?(图片:老人摔倒,但是周围没有人上前去扶)(2)听一听一位老人的心声:(摘自新民晚报的一篇文章))——希望众人伸出援助之手,毕竟“碰瓷”的人是少数!(此处“碰瓷”可否理解为不诚信?)(3)讨论当老人跌倒在你的面前,你会帮他吗?即:当你面对老人不守诚信的情况你会怎么做?(4)怎么帮?(学生讨论,教师总结)2.老人摔倒有人扶。(1)“八旬老翁路边摔倒众人扶”——摘自2011年9月30号新民晚报(2)“退休教师过马路跌倒受伤,年轻游客毫不犹豫伸手相扶”——摘自2011年10月4日新民晚报结论:社会仍然需要诚信,仍然是充满诚信的。中华美德不应该被人淡忘
元枫****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黄金题型).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预热题).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重点).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达标题).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轻巧夺冠).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能力提升).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考试直接用).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考点精练).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考点梳理).docx
2025年法律职业资格之法律职业客观题(考点提分).docx